4月1日,財政部發布通知,經國務院批準,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對原產于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中止關稅減讓義務,自2018年4月2日起開始實施。此次征稅是針對美國232調查的回應。2017年4月,美國商務部連續對進口鋼鐵和鋁發起2起232調查。2018年1月,美國商務部提交232調查報告;3月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公告,認定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威脅美國國家安全,決定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加征關稅(即232措施)。該措施已于3月23日起實施,對我國利益造成嚴重損害。為維護我國利益,平衡因美國232措施給我國利益造成的損失,我國商務部在3月23日早7時發布“針對美國進口鋼鐵和鋁產品232措施的中止減讓產品清單”。4月1日,中國財政部決定自2018年4月2日起對原產于美國的7類128項進口商品中止關稅減讓義務,在現行適用關稅稅率基礎上加征關稅。按2017年統計,涉及美國對華約30億美元出口。第一部分共計120個稅項,涉及美國9.77億美元出口,包括鮮水果、干果及堅果制品、葡萄酒、改性乙醇、花旗參、無縫鋼管等產品,擬加征15%的關稅。第二部分共計8個稅項,涉及美國約19.92億美元出口,包括豬肉及其制品、回收鋁等產品,擬加征25%的關稅。現行保稅、減免稅政策不變。中方認為,美方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采取232措施,濫用世貿組織“安全例外”條款,實質上構成保障措施,而且其措施僅針對少數國家,嚴重違反了作為多邊貿易體制基石的非歧視原則,嚴重侵犯中方利益。同時,美國對鋼鐵和鋁產品采取的關稅措施以及豁免特定國家的措施,違反了GATT 1994第2條的減讓承諾。而美國在GATT 1994的貨物減讓表中對這些鋼鐵和鋁產品承諾的約束性關稅基本上都是零,最高不超過6%。就美國近期發布針對中國301調查報告,并揚言要對中國500億美元商品征稅,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財辦主任、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表示,中方已做好準備,有實力捍衛國家利益,希望雙方保持理性,共同努力,維護中美經貿關系總體穩定的大局。雙方同意繼續就此保持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