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美國正式宣布對我國500億美元商品征收25%關稅。中國則幾個小時之內做出強硬反擊并發出公告:對原產于美國的659項約500億美元進口商品加征25%關稅。
相同金額。相同稅率。相同力度。
這500億美元的貿易清單和中國的第一反應讓很多人都聞到了貿易戰的味道。
那這份清單背后究竟有哪些我們要知道的點?
1
我們可以看一下中美雙方在貿易關稅這塊的時間線。
貿易戰時間線
可以看出,特朗普不是第一次做出這種出爾反爾的事兒了。
幾個月來的三輪協商就這么功虧一簣。
但是中國也是不怕事兒的,對特朗普這種反應也是有所預料。所以我們第一時間做了強硬回擊反應。
2
那特朗普究竟緣何如此出爾反爾?
我們從美國的征稅清單可以看到清單以中國高新技術產品為主,顯示出特朗普政府意圖阻礙中國的科技進步和產業升級,維持美國超級大國的地位。
這與商人出身的特朗普個人的性格也不無關系,也是意圖在中期選舉前進一步提高國內支持率。
直接原因則與美國與中國的貿易逆差密不可分,特朗普一直都希望減少與中國的貿易逆差。而數據顯示美方對中國貿易逆差為3750億美元。特朗普希望借此改善中美雙邊貿易失衡問題,顯著縮小對中國的貿易逆差。他也曾在競選中多次強調:“貿易逆差嚴重傷害美國經濟”。也希望通過減少逆差減少美國國內的企業和資源外流。
從另一方面來說,美國雖然有著巨大的貿易逆差但并不代表美國的收益就少了。中國低端產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是出口的主導產業,美國卻也憑此大大降低生產成本從而獲取了巨大利益。
同時這也與美國政府內部的分歧密切相關。
在和中國的貿易爭端方面,特朗普政府內部是有兩個陣營存在的。
分別為以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為主的強硬派和以美國財政部長史蒂文·姆努欽和美商務部長羅斯為主的溫和派。
美財政部長姆努欽在前兩輪的中美雙方協商中都是美方代表團的首席代表。他采取了平復市場的策略,要求中國增加對美國商品和服務的采購,并減少進口壁壘。美方則暫時擱置關稅制裁。
姆努欽在5月20日表示,“我們將暫停貿易戰。” 但沒幾個小時,萊特希澤便發表了一份強硬的聲明稱,除非進行“結構性改革”,否則華盛頓可能仍然會對中國訴諸關稅或其他政策工具,包括投資限制與出口監管等。
而據《華爾街日報》引述白宮官員稱,這些此起彼伏的發難令特朗普非常惱怒,他反感被指對華軟弱。5月22日晚些時候,特朗普召集手下貿易團隊,稱自己想要做出更強硬回應。這次會議促成了一個小團隊負責制定一項政策,借助制裁威脅再次對華施壓,萊特希澤扮演該團隊重要角色。
3
既然美國如此反復強硬,那么美國國內的聲音呢。
從中國對美征稅清單中可以發現,征稅商品集中在美國農產品汽車和能源上。
美國作為一個超級農業大國,憑借其廣袤的土地和先進的技術一直傲視群國。而中國一直以來是世界上進口大豆最多的國家,每年全球基本上有25%大豆出口到了中國。
美國的農民可不得第一個不答應。
美國大豆協會說,中國是美國大豆的頭號出口市場,去年美國大豆種植者向中國出口了大約140億美元的大豆。該協會6月15日在其官網發布的一篇文章中說,“美國大豆協會代表所有美國大豆種植者對政府的決定感到失望”。并稱大豆種植者將很快會受到報復性關稅的影響。
據了解,美國大豆協會曾兩次要求與特朗普總統舉行會議,討論如何通過增加對中國大豆出口的方式減少美國貿易赤字而不訴諸“毀滅性關稅”。全美零售商聯合會會長馬修·肖也指出加征關稅顯而易見就是對美國消費者征稅。他在6月15日一份聲明中說,“我們再次呼吁政府改變方向”。
美國對中國出口概況
而另一邊美國媒體則表示特朗普的關稅是美國經濟面臨的最大擔憂之一。
《華爾街日報》發布文章稱,特朗普對中國加征關稅的決定是至今為止他的“美國優先”策略中最冒險的一步。
美國《國會山報》援引美國商會副總裁約翰.墨菲的話指出,特朗普的舉動意味著7月第一周,美國將有總價值750億美元的商品將會受到來自全球多國報復性關稅影響,這其中包括來自加拿大、歐盟、墨西哥等國對鋼鋁關稅宣布的反制關稅400億美元,以及來自中國的340億美元的反制關稅。
《今日美國》則發文稱,假使中美雙方這場貿易戰導致美國經濟增長放緩、商業機構決定停止雇人或開始裁員,市場遭受大幅度波動,將使許多美國普通人百姓的養老金賬戶投資受到沖擊。這勢必將損害美國工人的家庭財產以及就業崗位。這場貿易戰也將抵消去年12月減稅政策所帶來的經濟增長。
4
面對美國貿易戰各國奮起反擊
對于美方這種反復無常,挑起貿易戰的行為,只能是失信于人輸了世界。
據彭博社報道,歐盟對美國鋼鋁關稅的報復措施獲得各國政府批準。歐盟委員會已于6月6日批準針對美國商品的報復性關稅,新關稅制度將從7月初開始實施。
據俄羅斯衛星網5月23日報道,俄羅斯政府提交給世界貿易組織的文件稱,俄羅斯可能向來自美國的價值31.6億美元的商品征收5.376億美元的關稅。
而據塔斯社6月7日報道,俄羅斯經濟發展部部長馬克西姆·奧列什金在接受俄羅—24電視頻道采訪時表示,因為美國對鋼鐵和鋁制品分別征收25%和10%的關稅,俄羅斯正考慮就此向WTO起訴美國。俄羅斯稱其會向WTO就美國征收關稅的決定提出抗議,并聯合歐洲共同采取措施,保護相關的俄歐企業。
5
中國從容應對
美國既然做出貿易戰此舉,中國是不希望有這場貿易戰的。但既然對方來勢洶洶,我們則也從容應對,勢要打贏這場貿易戰。
一、出口市場更加多元化
中國的出口市場遠不止美國,還有拉美非洲等市場。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也正與越來越多的國家成為貿易伙伴。我們的話語權在增加,我們的貿易策略也在靈活變化。從長期來講出口市場更加多元化,也符合中國的長期發展戰略。
二、擺脫對美進口依賴,尋求更多合作伙伴
從我國對美征稅清單不難看到我們的征稅重點在農業和汽車上。擺脫對美進口依賴,尋求更多合作伙伴也是到了加把力的時候了。
農業方面
農業方面,我國對從美國進口的大豆,大米,水果等加征關稅,短期之內這勢必會造成一個價格的提高。大豆作為美國出口最多的農產品品種,中國一直以來都是美國大豆的主要進口國。
但同時我們可以看到,我們的大豆進口也越來越多往巴西,阿根廷傾斜,甚至對巴西的大豆進口一度超過美國。
中國汽車進口
中國對美國的汽車征稅對國內汽車的價格上升的影響是可以預見的。這陣短痛是不得不經歷的。
根據中汽協的統計數據,2017年我國汽車累計銷量為2887.9萬輛,汽車整車進口量為124.7萬輛,其中進口美國汽車28.0萬輛,占進口總量比重為22.5%。
我國汽車零部件產品進口額為388.2億美元,其中進口美國金額為28.3億元,占比7.3%。
而我國汽車進口前四個國家依次是日本,美國,德國,英國。如何從整車,到零件來更好地均衡,擺脫對美國或者某個國家的依賴是中國接下來要慎重思考的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一季度中國汽車出口23萬輛,同比增長22.5%。其中小轎車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
而從2017中國進出口貿易結構來看,我們的進出口業務重點除了美國,還有歐盟和東南亞等國家。
2017 年中國對主要貿易伙伴進出口金額及占比(圖來源于國家商務部)
三、進一步促進改革,擴大內需
長期以來中國經濟拉動很大程度依賴外需,美國此舉也進一步提醒我們進一步改革發展,擴大內需,促進國內消費需求對經濟的拉動。
我們也可以欣喜地看到,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坐擁人口13億的中國的消費力量不容小覷。光是去年天貓雙11成交額就達到了1682億元,比2016年整整多了475億元,再次創造了全球零售史上的新紀錄。互聯網的發展也讓中國的消費邁入一個新的產業紀元,而各種零售方式和支付方式的升級勢必加劇這一趨勢。君可見,隔壁70歲的大爺都用淘寶用支付寶用得樂呵呵。
四、深刻認識自身不足,進一步激勵奮發圖強
美國這幾個月的貿易戰,也讓我們看到了我國在頂尖技術,高端制造等方面的不足,也勢必進一步激勵我們進一步韜光養晦,投入心血,培養人才,奮發圖強。
董明珠說哪怕投入500億也要造出中國芯片,不論其他,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從此次事件中激發出的巨大決心。我們也可以看到華為果斷退出美國市場,5月華為榮耀手機正式登陸歐洲市場。24小時內即銷售一空,首日的銷量大約為10萬臺。在西班牙市場更為夸張,僅用了6個小時就全部售罄。
貿易戰一旦開打對雙方甚至全世界都勢必產生影響,世界最大經濟體之間的經濟攤牌對任何人都不利。我們不希望這樣的情況發生。但也做好了應對的所有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