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yè)頻道網站7月2日報道,根據花旗銀行支持客戶交易活動的數據,在過去一年里,亞洲貿易走廊的發(fā)展有所加快。2017年4月~2018年3月,該行韓國與印度之間的客戶業(yè)務增長55%,中國與東盟地區(qū)之間的業(yè)務同期增長66%。該行稱,其在亞洲的年增長率為26%?;ㄆ靽H企業(yè)金融部的亞太區(qū)負責人穆尼爾·南吉表示,隨著消費的增加,亞洲“更多地依賴亞洲”。根據世貿組織的統(tǒng)計,2017年世界商品貿易額增長4.7%,為2011年以來的最高水平,與2016年的1.8%相比是個飛躍。2017年增長的驅動因素是亞洲的進口需求上升,以及投資和消費支出增加。然而,專家稱,中美兩國當前的貿易爭端可能很快將開始對亞洲特別是新興市場產生影響。世貿組織在2018年和2019年的前景展望中承認了這一風險:“與這些普遍積極的跡象形成對比的是,反貿易情緒不斷抬頭,以及各國政府采取限制性貿易措施的意愿增強?!眻蟮婪Q,但對亞洲的某些市場來說,這也可能是件好事,因為一些公司要尋找美國以外的供應來源。南吉指出,中國與東盟地區(qū)之間與貿易相關的增長主要是由基礎設施建設需求推動,與此同時,韓國與印度之間的汽車和電子產品貿易正在蓬勃發(fā)展。此外,很多國家的舉措也有助于推動增長,包括鼓勵企業(yè)在印度制造商品的“印度制造”倡議以及上海自貿區(qū)。摩根大通的一份報告指出,如果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提出的各種關稅建議生效,并導致中國對美國的出口下降,這將對亞洲其他國家產生連鎖效應。南吉稱,“如果中國決定不從美國購買農產品,那它可能會轉向亞洲的不同地區(qū)去購買和采購。另一方面,美國需要出口到其他地方,所以它會找到另一條走廊?!耙虼耍绻l(fā)貿易戰(zhàn),相關國家將不得不尋找其他地方進行貿易。因此,其他國家會受益。其中一些國家可能在亞洲或拉丁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