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海關總署7月2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中國對美出口增長5.4%,增速較上年同期下降13.9個百分點。其中,6月份對美出口增長3.8%,增速下降23.8個百分點。《華爾街日報》7月3日稱,從環比角度看,中國對美出口數據逐月小幅走低。“以人民幣計價,中國1~5月對美國出口同比增長5.8%。1~4月數據為同比增長6.5%,1~3月同比增長8.1%。1~2月同比增長20%,1月份同比增長7.5%。”《華爾街日報》認為,上述數據足以顯示中美貿易爭端的影響已經開始顯現。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前院長霍建國分析稱,2018年上半年中國對美國貨物貿易出口增速下降,確實受到了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霍建國稱,雖然特朗普政府還沒有開始征稅,但是企業已經有了恐慌的心理。這種心理不僅僅是來自于中國的出口企業,很可能也來自于美方的進口企業。總體來看,出口增速下降對我國的出口市場的影響肯定是有的,中國對美出口所占的市場份額會出現下滑,但下降后的損失不會是真實的損失,可能通過增加對歐洲和亞洲的出口來收復一部分份額。這個損失體現在國內不完全是中國企業的損失,也會包含一部分外資企業的出口,至少占20%~25%。剔除掉這些來計算真實的損失,應該沒有那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