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糾紛目前處在第一個階段,兩國各向對方500億美元出口商品加征25%的關稅。不過,中美貿易摩擦的沖擊決不只是這第一回合的交鋒。美國總統特朗普公布的2000億美元的制裁清單,對中國經濟和貿易構成了巨大的潛在風險。如果中美貿易摩擦按這個邏輯發展下去,中國經濟必然會受到一定的沖擊。德意志銀行駐西班牙經濟師羅莎?杜斯估計,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對被認為最受沖擊的中國的經濟影響,不超過中國GDP的3~4個百分點。在外界看來,雖然中國政府有足夠的工具來對抗經濟放緩,但令人擔憂的是,可能產生更多波動的是美國的新一輪2000億美元征稅清單,其對中國的負面影響將大得多。目前,對于特朗普政府公布的2000億美元制裁清單,中國政府尚未采取明確的對等措施以及嚴厲的反擊姿態,而是保持了一種謹慎的態度和立場。不過,這絕不意味著中國政府對此不會采取行動。一旦中國政府采取了進一步的關稅反擊行動,則美國特朗普政府將騎虎難下,必然要接著發力,那么中美之間的貿易往來將會面臨嚴重的威脅,秩序完全被打亂,平衡被打破,其負面影響甚至可能會從貿易領域延伸到其他領域,各種問題有集中爆發的可能。對中國企業來說,這種情景無疑是一場“惡夢”。所以,現在是中國企業“盤庫”、“清理家底”的時候,企業要做好發生最壞情況的準備。不但是企業界要做最壞的打算,中國的股市、債市、匯市也會受到貿易糾紛加劇的沖擊,簡言之,金融市場同樣需要做最壞的打算。需要警惕的是,隨著金融市場受到壓力,中國最擔心的系統性金融風險開始顯性化。對此,中國企業界和金融市場都需要對最壞的情況做好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