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國廣泛呼吁WTO成員在農業領域提供更多市場準入,因為中國和印度要求發達成員逐步取消國內支持的一些補貼,稱這是該地區進一步改革的先決條件。7月16日,WTO農業委員會的非正式談判會議允許成員討論一些新的提案,包括美國、中國和印度提出的提案。其中,中國和印度再次呼吁發達成員取消超出最低限度的、扭曲貿易的補貼,并提出了一個階梯式的補貼取消步驟。允許提供的此類補貼被稱為綜合支持總量(AMS),此類補貼被提供給超過30個WTO成員,其中大部分為發達成員。中國和印度提交的提案,以及來自33國協調組織(G33)單獨提交的提案均聲稱,農業承諾嚴重失衡,且有利于發達成員。
美國于7月15日發布了一份關于農業的報告,呼吁對農業關稅以及發達成員和發展中成員的“互惠”關稅削減作出更多的分析。該文件重新提出了一項4年前就已對WTO秘書處提出的要求,即對所有WTO成員實施的所有農業關稅進行分析。根據該項要求,美國認為應重點研究以下6個領域:約束稅率與實施稅率;復式稅則;關稅高峰;關稅配額;農業保障措施;以及區域貿易協定。美國提交的報告稱,發展中成員通常在其約束稅率和實施稅率之間還存在很大空間,或“水分”,而發達成員則少的多。美國確實注意到有例外,包括中國,盡管被界定為發展中成員,但“水分”很少。
WTO成員提出了削減“水分”作為農業談判可能取得的成果的可能性。但削減關稅的談判在歷史上與削減國內支持有關,而中國和美國在承諾水平上存在根本分歧,致使談判陷入停滯。在7月13日提交的提案中,巴拉圭和烏拉圭建議削減應確保更大的可預測性,并促進地區貿易自由化。提案稱,當懸空很大時,WTO成員有權酌情改變所適用的關稅,這削弱了穩定關稅制度的目標,從而影響國際貿易的可預測性,因此減少關稅懸殊將鎖定單邊或地區貿易自由化的努力。此外,美國還指責所謂的復式稅則,包括閘門價格機制、最低進口價格和其他旨在阻止進口的公式化措施。美國提交的分析還表明,WTO成員的分析還應涉及關稅配額、優惠貿易安排和特別保障措施問題。
與此同時,中國和印度提出了針對發達成員逐步淘汰AMS水平的詳細建議。該建議于6月21日提交,稱農業補貼的任何改革均必須解決發達成員的固有優勢,即發達成員能夠保持貿易扭曲補貼高于最低水平。根據中國和印度的建議,發達成員將應首先將專門適用于產品的AMS轉化為生產價值的占比。當前的AMS以美元體現,美國AMS的上限為191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