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貿發會議)發布的年度報告指出,金融危機10年后,全球經濟仍岌岌可危,貿易戰的出現更加凸顯了“深層次的不安”。報告指出,雖然自2017年初以來,全球經濟逐漸復蘇,但增長仍面臨重重波折,很多國家“依然未達到其潛力水平”。報告解釋稱,“關稅上調帶來的直接壓力以及金融流通的不穩定性正逐漸增加,這些不穩定狀況反映出更深層次的漏洞,比如對不平等現象采取的應對措施不足。”報告還指出,在以中美為主角的貿易戰中出現的最近幾輪關稅上漲將擾亂建立在價值鏈基礎之上的貿易體系。如果中美貿易戰愈演愈烈,或令不確定性增加,從而導致中長期投資減少,將給正處于金融困境中的國家產生更嚴重的影響。貿發會議專家分析認為,經濟實力正逐漸集中在越來越少的跨國企業手中,這種局面將影響到發展中國家從國際貿易和數字技術中獲益的能力。根據報告提供的數據,今年大型新興經濟體正處在復蘇進程中,只要物價保持穩定,基本必需品出口國便有望迎來好轉的行情。報告指出,除俄羅斯外,巴西、印度、中國和南非的增長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國內需求。貿發會議還警告稱,“經濟暴風雨的烏云正在臨近”,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逐漸積累的全球債務。目前,全球債務已提升至250萬億美元,比金融危機爆發時高出50%,相當于全球經濟總量的3倍。報告解釋稱,“私人債務,尤其是企業債務,是債務提升的原因。”此外,貿發會議還指出,全球范圍內的貿易增長越來越受大型企業主導。平均來說,一個國家50%的出口額僅由約1%的出口企業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