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美國特朗普政府啟動的對華第三輪關稅制裁中大量包含家具和手提包等消費品。此外,還涉及很多汽車零部件、電子零部件和化工產品,在美國國內組裝的家電和汽車等行業也將面臨成本上升的壓力。由此可見,美國通脹壓力在不斷增強。另一方面,在中國出口企業之間,景氣度的惡化已經開始,逐步升級的貿易戰的副作用開始逐步顯現。美國在9月24日啟動涉及約5745項產品的第三輪對華加征關稅措施,其中家具和家電等消費品按金額計算所占比重超過20%。報道稱,服裝從開始就被大部分排除在外,可以看出特朗普政權試圖抑制進口產品物價上升對消費者的影響。此外,將年內的額外關稅控制在10%,也可以解讀為顧及年底商戰。但美銀美林集團經濟學家Stephen Juneau指出,“猶如對500億美元商品加征10%的消費稅”。據美國零售聯合會(NRF)的估算,由于10%的額外關稅,家具的最終價格將上漲2%,消費下降4%;如果稅率提升至25%,消費將下降8.2%,影響將增大。“美國制造”的產品也將面臨成本上升壓力。家電巨頭美國惠而浦(Whirlpool)的高管透露,“從中國采購的零部件將被加征關稅,在俄亥俄州生產的洗碗機等的價格將上漲”。報道強調,美國的整車生產也將受到影響。位于供應鏈頂端的汽車將在廣泛品類上受到影響。據統計,僅汽車零部件等的相關設備來自中國的進口額就達120億美元,影響難以估量。報道同時稱,從中國的出口產業來看,此前啟動的措施影響已開始擴大。出口企業聚集的廣東省的制造業景氣度迅速惡化。8月的指數時隔兩年半低于50的榮枯線,原因是新增訂單出現銳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