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輪中美高級別經貿磋商進展的超預期成果無疑為雙邊經貿關系吹來一股暖風,也令資本市場反應熱烈。然而考慮到中美經貿爭端的復雜性與不確定性、雙方未達一致的分歧、以及后續的程序性磋商等,尚難言這陣暖風能持續多久,仍需謹慎客觀看待后續進展。多位中國官方人士指出,談判的過程是中美雙方了解彼此訴求、共同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此次磋商的實質性進展正是通過均衡談判模式的結果。從程序上來講,后續還要經過幾次磋商回合才能達成協定,盡快消除后續的不確定性、穩住現下達成的共識是雙方依然要共同努力的方向。“先易后難,邁出向好的第一步是難能可貴的,但這并不意味著后面的路是高枕無憂的。”一位了解情況的中國官員對路透稱,目前并不能對中美經貿局勢過于樂觀,仍有諸多分歧需要逐一解決,同時還要警惕再次出現反復不定的情況出現。他同時表示,短時間內全面解決中美經貿領域存在的分歧是不現實的,在達成部分成果的基礎上,如何攻克其他的分歧更為重要。在協議簽訂之前,還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反復磨合逐一解決。
雖然目前的談判只是局部達成協議,但這不妨礙市場對中美經貿關系再向前一步的期待,加之特朗普表態“五周的時間”達成協議,讓即將于11月中旬在智利召開的APEC(亞太經合組織)峰會,被寄予兩國元首會晤并簽定協議的憧憬。上述未具名中國官員指出,短期中美經貿關系得到實質性進展是為解決長期問題奠定基礎的,但并不等于長期問題的解決,還要付出巨大的努力。APEC會議確實被承載了外界對于中美貿易爭端結束的愿望與美好預期,不過從工作流程上來講簽訂協議還需要一個過程。若后續中美經貿問題能持續向好,這對中、美雙方乃至全球經濟情況都將產生積極影響,有助于減輕全球經濟的下行壓力。僅就中國經濟而言,短期經濟增長動能有所恢復,經貿關系向好有助于維持中國經濟的相對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