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倫敦儲能回收研究公司CIRCULAR ENERGY STORAGE公布的數據顯示,再過10年,會有12萬噸鋰離子電池報廢。分析師們考慮了不同行業銷售的電池,不同的預期壽命周期和第二次使用期限,從而對可回收材料的數量做出預測。該公司估計,到2030年,回收設施可以回收12.5萬噸鋰、3.5萬噸鈷和8.6萬噸鎳。根據這些材料的當前價格,回收市場價格將達到60億美元。鋰離子儲能在便攜式電子產品、交通和能源領域的大量使用,為最終的此類產品回收行業積累了規模。從2018年到2030年,此類電池的市場規模可能會擴大10倍。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電池制造商,到2030年,中國將產生57%的電池廢料。全球50家鋰離子電池回收企業中有30家總部設在中國。該公司還預測,到2030年,將出現1TWH電池再利用市場,這些電池的使用壽命無法滿足其原始用途,但仍可用于提供備用電網電力、儲能和電動汽車充電。截至2030年,這類“第二生命”電池的凈市場價值估計為450億美元,這一數字是基于45美元/KWH的假設得出的。目前生產的鋰離子電池中,電動汽車等輕型電動汽車占了大部分,但卡車和公交車等重型電動汽車使用的鋰離子電池將在不久的將來主導進入回收市場的鋰離子電池數量。未來鋰電池的大規模報廢,對中國乃至全世界都構成巨大的環境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