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2020年中國經濟增長的趨勢,國家科技成果轉換引導基金理事長、招商銀行原行長馬蔚華日前表示,現在大家對2020年的經濟預判大多數是6%或者低于6%,認為這是一種新的趨勢,或者是一種常態,馬蔚華比較贊成這個觀點。第一,中國經濟的基數大了。2000年的時候增加1個百分點點需要1000億,現在增加1個百分點需要9000億。第二,產能過剩。2008年4萬億造成今天新的過剩,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承受中國這個產能。第三,新的結構調整。原來傳統的制造業、房地產都被壓縮了,新的生產能力還沒有形成。馬蔚華還表示,大家經常認為,我們人均快GDP達到1萬美元就會有很大的購買力,但出現了結構鴻溝,其中有3億多的人均收入已經達到2.5萬美元,而還有10億人不到5000美元,2.5萬美元收入的人已經什么都買了,而5000美元以下的還什么都買不起,這就是二元鴻溝。馬蔚華認為中國經濟仍然有巨大潛力,應該關注兩點:第一,高科技;第二,消費;過去二三十年,全球制造行業增長30%,但美國人占領生物制藥90%,生物制藥占美國GDP的17%,我們2016年才占5%。這些方面,只要我們下大力氣投入科研,把自己的事情辦好,潛力還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