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自12月22日公布文件恢復日本牛肉進口后,又在12月23日宣布將調低凍豬肉等850余項進口商品關稅,令不少國家更加明確了擴大對華肉類出口的愿望。從近鄰日本、俄羅斯,到遙遠的歐盟與美國,中國市場旺盛的消費需求繼續推動著世界肉類商品的格局。根據中國海關總署12月24日發布的數據,2019年1~11月,中國進口肉類(含肝、腎、蹄等)548.5萬噸,累計同比增長42%。11月我國進口肉類(含肝、腎、蹄等)64.4萬噸、同比增長82%,其中進口豬肉23萬噸、同比增長151.2%。數據顯示,中國國內市場需求旺盛,肉產品進口增加顯著。有農業分析師表示,豬肉價格在明年年初仍將保持高位,目前供需缺口仍然較大,但現在國家層面對生豬養殖支持力度很大。到明年上半年,豬肉價格基本上就會降下來。從未來長期來看,中國還是會持續擴大外國肉類進口。根據路透社報道,美國農業部數據顯示,美國可能會繼續從中國的豬肉需求中獲得很大份額,此前美國官員稱美中上周達成的貿易協議包括北京承諾每年增加進口美國農產品。美國農業部表示,中國進口商12月初凈購買5940噸美國豬肉,將在今年年底前發貨。德國農民協會的報告指出,2020年,由于中國的巨大進口需求,歐盟肉類仍會從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