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關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11月中國原油進口量為4573.97萬噸,同比增加6.7%。我國進口石油來源于世界大約50個國家和地區。據外媒12月27日最新報道,2019年前11個月沙特出口到我國的原油總量同比增長53%,以7633萬噸的輕微優勢險勝俄羅斯的7030萬噸,坐穩中國最大石油供應國的寶座。從原油進口數據看,目前沙特阿拉伯、俄羅斯以及伊拉克(4708萬噸)的石油進口量占中國石油進口總量的約42%。2019年3月以前,俄羅斯仍然是我國最大的原油供應國,不過由于沙特與我國企業合作建設的大型化工廠開始投產,使得我國從沙特進口的原油大增,從而取代了俄羅斯在我國原油供應國的地位。去年3月,中國從沙特進口原油量創下733萬噸的新高,是2004年以來的最高水平。整體來看,我國2019年1~5月共從48個國家或地區進口原油,中東、非洲、俄羅斯和南美洲依然是我國原油進口的四大來源區域,這一結構沒有發生變化。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中東地區的進口占比已達到47%,較之前幾年有所改善;俄羅斯的進口占比達到15%,依然是我國第一大進口來源國。中東地區的進口量相當于非洲的兩倍還多,而從俄羅斯一個國家的進口量與整個非洲相比也并不遜色。2019年5月之前,俄羅斯與沙特阿拉伯對我國的原油供應量基本持平,均為我國最重要且穩定的原油海外供應來源。6月之后,由于美國重啟制裁,限制了伊朗原油出口,沙特趁勢擴大其在中國市場的份額。據中國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2019年6月從沙特進口的原油量創新高。中國買家從沙特購買的原油升至創紀錄的772萬噸,遠高于5月的470萬噸,同比更是大增84.1%,這一數字也是時隔僅2個月后再度創下新高。7月,沙特對華出口石油增長至174萬桶/日,這是彭博社自2017年年初開始追蹤油輪出貨量以來發布的最高數據。10月,沙特的石油貨運量增長至841萬噸。實際上,沙特多年來都是中國最大的原油供應國,但在2016年被俄羅斯趕超。2016~2018年,俄羅斯已連續三年位居第一。在沙特和俄羅斯爭先恐后加大對中國石油出口的同時,美國卻因為持續的貿易摩擦大幅減少了對中國的石油出口。11月,美國出口到中國的石油從10月的90.84萬噸下降至25.72萬噸。這種情勢也嚴重影響了美國的石油企業。據媒體日前報道,2019年前9個月,美國有50家能源公司申請破產,其中包括33家油氣生產公司、15家油田服務公司和兩家中游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