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海外疫情持續蔓延、經濟指標下滑;中國則在疫情得到控制的情況下開展全面復工復產。進入2季度,一線企業經營前景如何?出口企業又將如何應對嚴峻的海外經濟形勢?繼2月中旬后,中金前哨調研小組再次展開企業問卷調研,對中國內地17個省/直轄市的100余家企業及一家北美企業進行調查,共回收116份有效問卷。調查顯示, 95%的企業已經復工。在已經開工的企業中,有41%的企業產能利用率恢復至八成以上,但仍有30%的企業產能利用率不足一半。在海外訂單方面,調查顯示,截至開展調研時(4月中旬),75%企業的海外訂單已經減少。77%的企業預計2020年海外業務收入同比將下滑,且48%的企業認為幅度將超過20%。受影響最大的行業包括汽車、化工、機械設備等制造業,以及旅游會展和教育培訓等行業。分地區看,美國和歐盟的訂單下滑幅度或最大,但面向東南亞出口的挑戰也不容小覷。
此外,本次調研企業對2020年經營前景的整體預期較2月調研結果更趨謹慎。2/3左右的企業預計今年營收和利潤將雙雙同比下滑,這一比例較2月調研結果有所擴大。教育培訓、旅游會展及交運等企業預期較差,采掘、公用事業等企業則相對積極。在企業穩就業方面,近60%的調研企業表示目前的員工數量相比2019年底有所減少,其中14%的企業已縮減1成以上員工。部分短期受疫情沖擊大、但需求有望回升的企業(如交通運輸)的就業前景可能會逐步改善,但出口占比大的企業將繼續縮減人員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