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中國產品遭遇美國禁令并在全球發動圍堵之際,華為近期在非洲取得的進展顯得尤為引人關注。南非網絡運營商Rain在7月份聯合華為發布非洲首個5G獨立網絡,覆蓋開普敦、約翰內斯堡等主要城市。肯尼亞最大電信運營商Safaricom已開始相關技術的試運行工作,埃及、尼日利亞、塞內加爾、摩洛哥、加蓬等國也采用了華為技術,正處于5G應用的不同推廣階段。自1998年首度登陸非洲大陸以來,華為已進入非洲50余個國家中的40個,為超過半數的非洲國家提供4G移動通信服務。有分析對此指出,非洲約70%的4G基站由華為制造,在向5G過渡中放棄華為是不現實的,與諾基亞、愛立信等歐洲品牌或韓國廠商三星相比,華為的設備價格更為低廉,而且可以給一些非洲項目提供優惠融資,都使得這家中國公司將繼續作為非洲主要的電信供應商。除華為外,其他受到美國制裁的中國公司在非業務也卓有成效。今年1月中興通訊與當地運營商MTN合作,宣布已在烏干達試行5G服務,海康威視的監控攝像頭在南非、塞內加爾和肯尼亞等國也在被廣泛使用。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對非洲直接投資存量達到460億美元。中國是包括南非在內許多非洲國家的最大貿易伙伴,也是基礎設施資金的主要提供者,這將有利于包括華為在內的中國產品在非開拓市場。要指出的是,相對歐美主流市場,非洲的消費能力和市場容量雖然有限,但在當前形勢下確實是華為等企業堅持全球化發展的一塊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