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九色porn-久久天堂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欧美综合网|www.bjqnly.com

貝塔斯曼基金會:德國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時間:2020.09.21信息來源:河北省商務廳

新冠危機使全球化陷入質疑,越來越多的德國民眾也將全球化視為威脅而非機遇。貝塔斯曼基金會的《2020年全球化報告》分析了新冠危機后的孤立主義傾向如何影響每個人,對于德國人而言,過去幾月的封鎖意味著到今年年底每人將損失100至500歐元。基金會專家ThomasRausch警告稱:“試圖遏制全球化將導致所有國家與繁榮失之交臂。”

回首過去30年的發展,這一論點得到了最充分的支持。自1990年以來,如果全球化程度保持不變,德國每年的GDP可能要少850億歐元。專家估計,由于全球化程度的提高,德國在過去30年里增加了2.368萬億歐元的收入。因此,就絕對意義而言,聯邦德國是全球化的最大贏家之一。但研究人員選擇日本作為“全球化世界冠軍”(6.394萬億歐元),美國(4.171萬億歐元)和中國(3.584萬億歐元)的宏觀經濟收益也更高。

如果將這些數字與人口聯系起來,情況將發生很大變化。按人均計算,全球化使德國的經濟實力自1990年以來每年增長1112歐元。僅排在第7位,次于芬蘭、瑞士、愛爾蘭和以色列等較小的經濟體(首位:日本,1787歐元)。而美國在45個接受調查的國家中排名26,每年人均增加450歐元。較小的國家尤其從全球化中受益匪淺并非奇事:美國這樣的大國本身就有一個龐大的國內市場,但如果小國想要在日益復雜的價值鏈中找到一席之地,則要與貿易伙伴保持緊密聯系。

所有主要新興經濟體均位于該排名的最底端:全球化使俄羅斯年人均經濟產出增加115歐元,中國為95歐元,印度為24歐元。自由世界貿易是否只是在增強老牌工業國家的統治地位?

新興國家看似表現不佳的原因之一是其經濟起步水平較低。實際上,全球化為中國、韓國、波蘭和智利等國家的經濟追趕做出了重要貢獻。從全球化收益與1990年的經濟實力對比上可看出:中國從全球貿易中獲得的收益是1990年GDP的6倍之多。

結論:放慢全球化步伐將熄滅許多發展中國家的追趕引擎。Thomas Rausch表示,政商界人士應“進一步努力改善全球化的框架條件和標準”,因為“唯有所有國家平等參與的自由貿易才能確保廣泛繁榮”。

   
回到頂部 | 聯系我們
河北省外貿培訓公共服務平臺   
地址:石家莊市新合作廣場 b1 1201   郵箱:87812389@163.com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11-67662519/4008320700
備案編號:冀ICP備11006606號-18訪問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