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原料藥生產國和第一大原料藥出口國,盡管現階段在產品價格和產業基礎方面具有相對優勢,但市場競爭以外的因素仍將對中國原料藥產業產生長期影響。2019年,全球原料藥市場規模達到近1700億美元,預計未來仍將保持7%的復合年增長率。根據國家發改委2019年統計,我國生產的原料藥達1500多種,產量262.1萬噸,其中出口占比超過60%,出口額336.83億美元,是全球第二大原料藥生產國和第一大原料藥出口國,在產量上次于美國,出口量則占全球的30%。然而,伴隨著近年來全球化趨勢的退潮,海外制劑生產和出口大國開始著力實現原料藥本土化。特別是受疫情影響,上游原料藥供應短缺使制劑生產大國美國、印度等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更是加速了其原料藥本土化的發展步伐。近期,如美國為柯達發放貸款轉型原料藥生產,印度更是擬投入1000億盧比建設原料藥產業園。同時,受國內環保等政策的影響,中國原料藥產量近幾年也在逐年下降。特別是2018年中國原料藥總產量282噸,相比2017年一度下降了近20%。一方面是國內原料藥的發展受到限制,另一面則是海外大力鼓勵原料藥本土化發展,中國原料藥產業的未來面臨著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