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對中國與外部脫鉤之下的經濟發展,進行了不同情景下的預測。該研究預測的基本情景是:中國將繼續追趕美國,到2040年,按購買力平價(PPP)計算,中國的人均GDP仍然只有美國水平的50%,按市場匯率計算也只有32%。牛津研究院認為,正如此前的預期,中國將不斷改革開放。但中國外部條件的惡化程度超過了此前預測,部分原因是新冠病毒的影響。而美國政府正試圖與中國脫鉤并加以反制,即使是喬·拜登政府上臺,也未必意味著整體上美國的立場會更軟。其他國家對中國也采取了一些脫鉤的措施,未來還會有更多的措施。然而,牛津研究院認為,戲劇性的脫鉤仍然不太可能,大多數發達國家的政府都希望與中國保持接觸。此外,即使中美緊張關系急劇惡化,許多美國跨國公司仍然熱衷于與中國接觸,并正在增加其在中國的業務。總而言之,雖然牛津研究院下調了長期增長預測,但中國經濟仍然比較強勁,2020-2030年平均增長為4.5%,使中國在2030年的經濟總量超過美國。盡管如此,中國的人均GDP水平仍然較低。如果按市場匯率計算,到2040年,中國人均GDP仍不到美國水平的三分之一。在另一種情景下,如果美國與中國大幅脫鉤,但其他發達國家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脫鉤,那么到2040年,中國的趨勢增長將每年降低0.4個百分點,這意味著屆時中國的經濟規模將縮小8%。這意味著,大約在2030-2035年,中國經濟增長將會觸底。在極端情景之下,如果其他發達國家加入美國與中國脫鉤的行列,中國經濟受影響會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