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復蘇并不只是疫情受控的中國一家獨有的現象。隨著貿易回暖推動日本經濟從疫情引發的衰退中回升,日本工業產值上個季度創出47年來最大增幅。根據日本經濟產業省最新發布的報告,在截至9月的3個月中,日本工業產值環比增長8.8%,創1973年以來最大增幅。這對于11月將公布的GDP是個好兆頭,估計日本經濟將從創紀錄萎縮中反彈。另一項數據顯示勞動力市場觸底跡象。日本的勞動力市場在疫情期間走弱,但未出現美國和歐洲那樣的崩潰。與此同時,隨著2019年消費稅的上調不再影響同比數據,日本的通脹率進一步深陷負值區域。在汽車、芯片生產設備和鋰電池生產的拉動下,日本工業產值9月連續第四個月增長,給上個季度創紀錄的增長畫上完美句號。制造企業預計,總產值在10月和11月將再次實現增長。不過,生產水平仍比2019年低了近10%,而且能否持續復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疫情的發展。大和證券的經濟學家巖下真理表示,“人們擔心歐洲疫情的反撲,但只要中國和美國的經濟形勢良好,日本的生產就不會大幅下滑”。日本央行維持政策不變,但下調了日本本財年的經濟增長預測,日本央行表示,盡管日本的病例數保持相對穩定,但鑒于海外疫情加劇,未來的復蘇道路會更加坎坷。要指出的是,隨著中國、美國、日本經濟從疫情沖擊下的萎縮中反彈,世界經濟可能在局部顯示出回溫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