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西方航空公司預計將需要數年時間才能從新冠疫情的影響中恢復過來,飛機制造商依賴于中國市場的韌性和增長潛力。但中國發展民族航空航天業的雄心壯志以及圍繞著這些雄心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可能讓這條路充滿曲折。中國已經從新冠疫情中恢復過來,成為全球最大的本土航空市場。奧緯咨詢旗下PlaneStats的數據顯示,中國航空客運量比上年高出8%。而在美國和歐洲,這一數字仍分別低41%和68%。預計未來幾年,還將有5億中國人加入中產階級隊伍,因此中國市場也將是航空業的一個重大發展機遇。國際航空運輸協會預測,2019年至2039年間,亞太地區旅客出行量年均增長5%。而成熟的西方市場預期增速為2.2%。2004年中國航空業部分開放后,中國已成為波音公司和空中客車兩大飛機制造商的第二大收入來源地,并且這兩家公司已在中國開設工廠。中國也成為這兩大飛機制造商業務版圖上為數不多的亮點之一。相對于全球其他地方,中國對波音737和空客A320系列飛機尤為重要,這些機型是低成本航空公司的主力機型。737 MAX的交付中,中國占了四分之一。737 MAX已經停飛了20個月,眼下波音正努力推動該機型重新投入運營。西方航空公司對中國市場的依賴程度從未如此之高,而它們持續占有的主導地位所面臨的風險也從未這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