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造車成為市場上最熱的“賽道”,各行業巨頭蜂擁進入汽車行業。房地產業的恒大;科技企業小米、百度、華為、蘋果;造無人機的大疆等等都先后表示將涉足、投資或者進軍汽車領域。國際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發布的《2020年數字化汽車報告》的第三篇《打造軟件驅動的汽車企業》顯示,未來汽車開發成本將增加,并從硬件轉向軟件。到2030年,軟件在消費者感知價值中的占比將達60%,共享汽車等新型擁車模式的發展將推動這一比例的進一步提升。同時,受到互聯汽車、無人駕駛、智能出行和電氣化趨勢的影響,汽車軟件數量增長將超過300%。而且,功能完善和安全修補程序將要求汽車軟件至少每3個月更新一次。普華永道中國汽車行業主管合伙人金軍表示,軟件已成為現代車輛差異化競爭的核心。未來10年,軟件開發成本將近乎翻倍。不同車型的軟件開發成本將從1.81億歐元增至3.31億歐元。只有打造軟件驅動的車企才能在復雜多變的市場中持續捕獲價值。報告認為,未來影響汽車成本的主要因素包括:AD/ADAS(無人駕駛/高級駕駛輔助系統),車身和舒適系統,底盤控制系統,信息娛樂和互聯系統和動力系統。其中ADAS功能作為軟件開發成本的主要驅動因素,到2030年,其開發成本將增長120%,占總成本的45%。普華永道思略特中國汽車咨詢業務合伙人蔣逸明指出,與競爭對手、供應商和技術公司建立平等的合作伙伴關系將有助于降低技術復雜性、填補人才缺口并減少35%~60%的項目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