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網信辦在第四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主論壇上發布的《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0年)》指出,我國數字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達到7.8%。固定寬帶和手機流量平均資費水平相比2015年下降幅度超過95%,平均網絡速率提升7倍以上。中國信通院發布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2021)》顯示,2020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39.2萬億元,占GDP比重為38.6%;數字經濟增速達到GDP增速3倍以上,成為穩定經濟增長的關鍵動力。地方上,已有廣東、江蘇、山東等13個省市數字經濟規模超過1萬億元;北京、上海數字經濟GDP占比超過50%。盡管統計口徑不一,但中國的數字經濟規模肯定處在全球前列,僅次于數字經濟創新與應用大國美國。有分析認為,數字經濟規模與深化程度對中國的意義不能小視。第一,全球目前已從數字技術競爭發展到數字經濟競爭,數字經濟將成為未來經濟的重要模式和組成部分,中國的數字經濟發展規模和勢頭,將為中國今后在數字經濟世界里保有一塊很大的市場;第二,數字經濟不同于傳統經濟,它既可以單獨發展出相關產業,又可以與傳統產業結合帶來賦能與創新,如果發展順利,中國在數字經濟領域有可能超越部分發達國家;第三,數字經濟是技術創新的結果,同時又可以帶動其他領域的創新,數字經濟規模龐大,這種正反饋就更容易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