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打在3月中至5月中就營商環境和前景訪問了超過220家制造商,他們的總部多數設在中國的香港、臺灣或大陸,并在大灣區運營業務。6月21日,渣打發表調查報告指出,受訪者預計,調查的五個關鍵績效指標“訂單、銷售、招聘、工資和資本支出”將比去年有所改善,這反映了全國范圍內疫后的穩定復蘇趨勢。而大型制造商的經營狀況更接近疫情前的水平,并且可能在2021年將會超過小型受訪者。調查除了反映出企業從疫情中恢復過來,更多受訪者表示對大灣區的長期信心比一年前更強。有66%的人認為大灣區在幾年后會帶來新的商業機會,比一年前的58%要高,這可能反映了制造商對大灣區越來越熟悉。此外,與一年前相比,受訪者對產能轉移到海外的意欲下降,只有半導體制造商更愿意外移。除了勞動力壓力減弱外,中國經濟的快速復蘇也可能激勵制造商留在本土;最近一些潛在搬遷目的地的疫情恢復也可能起到了作用。盡管缺乏搬遷的緊迫性,調查顯示,多元化的結構性理由仍然很強。報告并指出,市場參與者目前最關心的是疫情的復蘇,他們對中國和亞洲其他地區的市場前景變得更加樂觀,大多數人預計2021年底美元兌人民幣將在6.30至6.70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