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新和MARKIT日前聯合公布,6月經季節性調整的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降至51.3,為3個月低位,低于路透調查預估中值51.8和上月的52。MARKIT指出,6月中國制造業增長勢頭減弱,企業產出和新訂單增速放緩。有企業反映,最近新冠疫情重新抬頭,加上供應鏈方面的問題,影響了產出,同時疫情也抑制了國內外的需求。不過,鑒于產能壓力持續,企業繼續增加用工,投入成本的漲勢比前月明顯減緩,制造業產品的加價速度也因此有所放緩。與此同時,6月份通脹壓力有所緩解,投入品價格漲幅雖仍明顯,但已回落至7個月來最低;制造商成本負擔加劇,原因主要是原材料價格上漲。財新智庫稱,海內外疫情對經濟雖有不利影響,但制造業總體仍穩步擴張,市場供需保持穩定,就業市場持續改善,后疫情時代經濟恢復動能猶在。雖然通脹壓力有所緩解,但制造業購進價格和出廠價格仍在上漲,局部原材料短缺問題仍然存在。進入下半年,隨著低基數效應不斷減弱,經濟下行與通貨膨脹壓力交織仍是嚴峻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