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規模30年來擴大了85倍、累計投資總額超過3100億美元、合作建設了20余個經貿合作區……自1991年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以來,中國與東盟國家交往日益密切,雙邊經貿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專家指出,30年來,中國—東盟關系蓬勃發展,成為亞太區域最為成功最具活力的合作典范和東亞地區繁榮發展的重要引擎。具體而言:(1)貿易規模快速壯大。據海關統計,中國-東盟雙邊貿易由1991年的83.6億美元增長到2020年的6852.8億美元,年均增長16.5%,比同期中國外貿整體年均增速高出3.4個百分點。其中,出口由44.5億美元增至3836.8億美元,年均增長16.4%;進口由39.1億美元增至3016億美元,年均增長16.5%。2020年,東盟成為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我國連續第12年保持東盟第一大貿易伙伴地位。前8個月,我國對東盟進出口5539.2億美元,增長33.3%,占同期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的14.5%。(2)關稅減讓助企享惠。專家指出,自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成以來,我國海關牽頭與東盟完成原產地規則升級談判并順利實施。對外全面加強與東盟各國海關的溝通和協作,積極推進原產地電子聯網;對內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助力進出口企業充分享受協定的關稅減讓政策。海關總署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中國企業享惠進口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貨物3.3萬億元,年均增幅27%;雙方之間90%以上的貨物可享受零關稅待遇,共計減讓稅款3149億元。(3)跨境物流更加順暢。隨著共建“一帶一路”不斷走深走實,中老鐵路、印尼雅萬高鐵、中新共建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中印和中馬“兩國雙園”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順利實施,有效提升了中國與東盟國家互聯互通水平,雙方跨境物流更加順暢。海關總署數據,目前,西部陸海新通道海鐵聯運班列線路從2017年的“渝桂新”1條線路拓展為6個方向常態化開行,開行頻次由每周1列增至每天10列以上,已成為西部地區貨物出海出邊的主通道和RCEP框架下連接中國與東盟地區最快速、最便捷的通道。商務部副部長任鴻斌表示,中國愿與東盟進一步加強發展戰略對接,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深入推進互聯互通,共同推動雙方經貿伙伴關系邁上新的更高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