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聯(lián)合國貿發(fā)會議發(fā)布報告表示,由于“激進”的政策干預以及發(fā)達經濟體疫苗的成功接種(即便不完全),2021年全球GDP可能增長5.3%。這意味著,全球經濟2021年將經歷近50年來最快的復蘇。聯(lián)合國報告還稱,2022年經濟擴張速度可能放緩至3.6%,估計2020年以來的累計收入損失將達到13萬億美元。不過,安邦智庫(ANBOUND)的研究人員要指出的是,2021年全球經濟快速復蘇與前一年的低基數(shù)有關,2020年全球經濟萎縮了3.5%,這為2021年的經濟同比增長提供了“助力”。到2022年,基數(shù)效應將會顯著減弱,全球經濟增速將會放緩,也將更加真實。聯(lián)合國報告還提到,預計美國經濟產出2021年將增長5.7%,2022年將增長3%;歐盟經濟增速將在2021年達到4%,2022年增長3.3%;印度2021年的GDP增長率預計為7.2%,2022年將增長6.7%。在此之后,全球經濟增長的重點問題,將會從過去的出臺大力度刺激政策以拯救市場,轉向維持穩(wěn)定、可持續(xù)的增長,各國之間比的是經濟增長的韌性。正如聯(lián)合國貿發(fā)會議秘書長Rebeca Grynspan稱,“如果基礎狀況保持不變,經濟韌性和增長將成為奢侈品,只有少之又少的人才能享受到紅利”。安邦研究人員在去年疫情之中曾表示,衡量中國經濟要“看三年”,其實對于世界經濟同樣如此,要“看三年”才能客觀評估經濟復蘇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