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全球主要央行行長警告稱,即使目前的價格急升仍可能是暫時的,但阻礙全球經濟增長的供應限制仍可能會惡化,使通脹在更長時間內居高不下。疫情對全球經濟的打擊令各大洲的供應鏈受擾,導致全世界一系列商品和服務短缺,包括汽車零部件和微芯片,以及海運集裝箱船等。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一次會議上表示,“瓶頸和供應鏈問題沒有得到改善,甚至似乎有一點惡化,這令人沮喪。”鮑威爾在歐洲央行的央行論壇上表示:“我們認為這種情況可能會持續到明年,并使通脹持續的時間超過我們的預期。”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在同一場合也表達了類似的擔憂,她稱,經濟學家曾認為幾周后這些瓶頸就會消失,但現在還不確定。拉加德表示:“我們已經經歷了幾個月的供應瓶頸和供應鏈中斷,這種情況似乎還在持續,在某些領域還在加速,比如航運、貨物裝卸等領域。”問題在于,作為控制物價的主管部門,央行對短期供應中斷沒有影響力,很可能只能旁觀,等待經濟異常在不造成持久損害的情況下自我修正。美聯儲、英國央行和加拿大央行公開討論了收緊政策,而韓國、挪威和匈牙利等國的央行已經加息,開啟了一條漫長的政策正常化之路。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可能最后采取行動,它們在通脹多年來一直低于目標后,保持極度謹慎。拉加德和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更強調了這種耐心,盡管兩人都給出了相對樂觀的增長預測,并表示,未來幾個月,各自的經濟可能會回到疫情爆發前的水平。鮑威爾稱解決通脹和就業兩大目標間的“緊張關系”是美聯儲最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