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表示,20國集團(G20)經濟體牽頭的特別政策措施和新冠疫苗正在支撐全球經濟復蘇,但新的病毒變異、通脹和供應鏈中斷構成下行風險。該機構總裁格奧爾基耶娃敦促立即采取大刀闊斧的行動,結束疫情,為更可持續的經濟創造空間。10月,IMF將2021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從7月份的6.0%下調至5.9%,理由是持續的供應鏈中斷和通脹壓力。IMF表示,雖然總體調整幅度輕微,但對一些國家的下調幅度較大。格奧爾基耶娃表示,G20國家可以通過謹慎調整自己的貨幣和財政政策來提升其直到2022年的前景。她表示,實施促進增長的改革,如支持就業和再培訓的計劃,以及降低新公司準入的監管障礙,可能在2026年前將G20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提高約4.9萬億美元。她稱,需要采取聯合行動,提供大約200億美元的額外贈款,用于檢測、治療、醫療用品和疫苗,以結束大流行,并交付已經承諾的疫苗劑量。為了幫助發展中國家應對財政危機,G20國家還應加快實施《債務處理共同框架》,使脆弱國家不必被迫在償債和提供醫療保健之間做出選擇。她表示,G20國家也應盡快采取行動,將其新分配的特別提款權(或緊急儲備)的一部分轉借給IMF的減貧與增長信托基金。她還呼吁G20領導人承諾在本世紀中葉實現凈零碳排放的全面一攬子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