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白宮表示,美國和其他一些國家將動用各自的國家戰略石油儲備,此舉旨在降低汽油價格;如今高漲的汽油價格已給駕車者帶來痛楚,并成為推高通脹的一個主要因素。美國總統拜登預計增加的供應量將促使價格下降,但在該消息宣布后,金融市場上的原油批發價格卻有所上漲。分析人士質疑政府的釋放量是否足以滿足激增的需求,他們還稱,釋儲的主要目的可能是顯示白宮竭盡全力抑制通脹的決心。拜登稱,汽油價格上漲是個問題,“不僅在美國是這樣,在全世界也是”。“我們正在采取行動。”拜登上周呼吁聯邦貿易委員會(FTC)調查油氣公司是否在非法地維持高汽油價格。白宮發布公告稱,美國能源部將從戰略石油儲備中釋放 5000 萬桶石油,作為“持續降低油價和解決全球供應短缺問題努力的一部分”。白宮官員稱,中國、印度、日本、韓國和英國這五個國家將參與協調釋放石油儲備的行動。當天,美國原油期貨攀升2.3%,結算價為每桶78.50美元。這個價格比一年前上漲了75%。日本政府在美國的一位發言人表示,日本將在11月24日正式宣布相關消息。日本料將宣布有史以來首次釋放戰略儲備,大約為420萬桶,相當于該國一至兩天的消費量。印度稱,將從其約3,800萬桶的戰略石油儲備中釋放500萬桶原油;釋放量略高于一天的消費量。英國的一位發言人稱,該國將釋放相當于150萬桶的石油。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國際低碳經濟研究所執行所長董秀成表示,中國不是國際能源署的成員,美國的決定不能對中國構成約束,中國是否釋放石油儲備的決策完全是自主做出的。董秀成稱,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逐年上升,目前已達到消費量的70%以上,石油儲備對于中國的經濟安全非常重要。但在全球出現油價突然飆漲,明顯影響中國石油進口,進而影響國內經濟的情況下,中國釋放石油儲備也是正常的,會出于自身需求自主做出決定。另外,如果為了對抗輸入性通脹的影響,中國釋放石油儲備也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