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何時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中美各有不同預測,英國智庫經濟和商業研究中心(CEBR)在12月26日發布的年報中稱,最新評估是2030年,比2020年底的評估推遲了兩年,原因是美國的經濟增長較預期好。CEBR解釋稱,2020年底把中國超美時間大幅提前,是估計中國的封城措施比外國奏效,經濟增長相對有所加速,但隨著美國錄得更快增長,CEBR將中國超美時間延遲。報告又更新中國的年均經濟增長,指中國由2020年起的五年內,每年經濟平均增長5.7%;在2025年至2030年間,年均增長會降至4.7%;在接著的2030年至2035年間,年均增長為進一步降至3.8%。香港方面,CEBR預計,得益于中國的香港經濟增長(GDP),2022年至2027年間的平均增長率會收窄至2.9%,而2027年至36年更為再進一步削減至1.5%,屆時,香港的全球排名將跌至48位。CEBR預計,2022年,全球經濟總量將首次超過100萬億美元。至于美國,報告預計,即使變種疫情肆虐,美國2022年經濟增長仍可望達4%,但美國未來在全球GDP的占比將會按年減少,其全球最大經濟體的地位最終由中國取代。其他經濟體方面,CEBR預計,日本增長會落后于其他已發展經濟體,可能在2036年排名跌至全球第五,被印度和德國后來居上,成為第三大及第四大經濟體,屆時,俄羅斯亦有希望躋身十大經濟體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