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日本財務省發布的貿易統計速報顯示,2021年下半年(7~12月)半導體相關出口額增至約4.5萬億日元,與屬于日本核心出口產品的乘用車并駕齊驅。新冠疫情推動數字化趨勢加速,半導體需求增加,同時受中美高科技摩擦的影響,加快半導體國產化的趨勢正在擴大。日本的出口結構出現變化的跡象。把半導體等制造設備和以IC(集成電路)為主的電子零部件的出口額加起來可以得出,2021年下半年達到4.4739萬億日元,同比增加24.4%,水平與乘用車(4.5353億萬日元)基本相當。與疫情前的2019年下半年相比增加3成,占出口整體的比率突破10%。增長的原動力是對中國出口。半導體等制造設備對中國出口額為6710億日元,增長15.8%,電子零部件也達到6973億日元,增長21.5%。為了使供應鏈不受美國制裁的影響,中國領導層正在加快推進半導體國產化。日本半導體等制造設備2021年下半年對美國出口達到2473億日元,猛增至1.7倍。有分析認為,除了此前出口額持續減少導致的反作用之外,美國政府吸引臺積電(TSMC)和韓國三星電子的半導體工廠,正在推動國內生產,這也產生了影響。另一方面,乘用車的出口減少8.5%。由于東南亞疫情和車載半導體等零部件短缺的影響,日本國內車企2021年秋季不得不大幅減產。汽車出口2021年12月同比增長17.5%,呈現復蘇趨勢,但半導體需求在全球范圍增加,采購難拉低生產和出口的隱憂今后仍將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