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國對外出口的鞋靴數量為87億雙,相較于2020年全年的74億雙大幅增加,但尚未恢復到疫情前2019年的水平。WIND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制鞋產業對外出口額為517億美元,同比上年的381億美元增長35.7%,相較于疫情前2019年的477億美元略有增長。作為傳統的出口目的地,2021年美國、歐盟、俄羅斯位列中國制鞋產業出口前三,相較于此前一年的增幅分別達到56.5%、33%、54.3%。在出口增速上,2021年對阿根廷、瑞士、智利的出口增速最快,分別為92.5%、78.7%、64.2%。中國制鞋產業出口訂單的大幅反彈,部分源自需求端歐美等發達國家經濟的恢復,以及大發貨幣刺激了消費需求;部分源自供給端的調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一些原本屬于越南、印尼等東南亞地區的訂單轉移到中國。對此,安永咨詢表示,“中國的制度優勢將疫情控制得很好,導致了鞋類產能的暫時性回歸,這不一定是好事”,鞋類產能的回歸容易讓國內的一些企業重新走上低附加值、勞動密集型產業的“老路”,對于產業升級不利。安永認為,在疫情期間回流的鞋服產業訂單,部分會在疫情結束后重新流出中國,這取決于東南亞鞋類工廠的復工復產,以及后續產能的擴張情況。耐克代工廠華利集團表示,目前該公司的越南工廠員工疫苗接種率較高,已開始接種第三針疫苗。從工廠每天統計的考勤情況來看,越南工廠的出勤率一直維持在正常水平,每日生產計劃完成率較高。當疫情散去,這些增長的訂單是否會再度流出中國,是值得思考的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