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沿海港口的擁堵狀況為外界關注。最新數據顯示,港口擁堵情況已有所緩解。以上海港為例,其集裝箱吞吐量在全球港口中位居首位,規模為東京港的9倍以上。據集裝箱船行業相關人士透露,受上海從3月底開始的封控措施影響,截至4月20日,在上海港海域等待裝卸的船舶曾達到120艘,10天里增加了約20%。由于擁堵加劇,許多船舶取消了停靠上海港的計劃。目前,在上海滯留的船舶已減少至80艘,與平時的50-70艘相比,依然處于較高水平。中國港口擁堵對全球航運運力有不小的影響。據法國調查公司Alphaliner的統計,截止到4月中旬,在全球總體集裝箱船的運輸容量中,未使用比例僅為0.7%。2020年上半年新冠疫情初期尚有10%左右的余力,但2020年夏季以后減少至不到1%。如果去除正在修理的船舶,意味著幾乎所有集裝箱船都一直在運轉。如果今后上海解除封控,船運重新加速流動,有助于緩解運力緊張。但有業界人士指出,如果今后上海當地各廠商為挽回開工延遲局面而進行補救生產,會導致短期內商品流動量猛增,也會帶來麻煩,在上海裝載的貨物將涌入歐美的港口,有可能再次導致歐美港口陷入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