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智利的制憲會議否決了對該國國內采礦權的重大改革計劃,即擴大智利國內礦產的“國有化”。繼5月7日的一項智利礦權國有化提案被否決后,后續多個版本的礦權改革計劃均被打回。這條備受爭議的、試圖讓“礦權國有化”的第27條提案于7日遭智利制憲會議否決后,環境委員會14日提交了該提案的多個版本,但都以低于絕對多數的票數103票(155位委員中的2/3),而未能納入憲法草案。第27條旨在賦予國家對鋰、稀土金屬和碳氫化合物的專有采礦權,以及銅礦的多數股權,即所謂的礦業“國有化”。這項提案面臨著全球各大礦業公司的強烈反對,這項提案無疑對全球礦業具有及大殺傷力。在周六表決中,該項提案最終僅獲得66票,被制憲會議否決。智利是世界上最大的銅產國,也是全球最大的鋰儲量國家。全球礦業巨頭,比如智利國家銅業公司、必和必拓、嘉能可、英美集團、自由港麥克莫蘭等,在智利都有礦山經營。在智利礦權國有化提議遭制憲會議否決后,必和必拓、自由港麥克莫蘭等一些主要銅生產商在智利的后續業務可能會避免一些重大變化。參與智利鋰礦開發的一些國際企業也松了口氣,主要包括了中國的天齊鋰業和美國雅寶。天齊鋰業擁有全球第一大碳酸鋰生產商——智利化工公司23.77%的股權。而另一項提案,即第25條,規定采礦商必須保留礦產資源,以挽救開采對環境的破壞以及其有害影響,該條款獲得了絕大多數投票,并將留在憲法草案中。考慮到采礦資源的有限性,大會還批準禁止在冰川、保護區和那些對保護水系至關重要的地區采礦。投票通過的提案將于7月初公布最終草案,選民將在9月4日對憲法草案進行表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