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濟論壇(WEF)公布了最新第八批“燈塔工廠”名單,全球共13家“數字化制造”和“全球化4.0”示范者入選,其中6家工廠來自中國。至此,全球“燈塔工廠”數量由91家上升到103家,中國“燈塔工廠”增至37家,占比超過1/3。6家中國工廠分別是:美的荊州冰箱工廠、美的合肥洗衣機工廠、海爾鄭州熱水器工廠、京東方福州8.5代線工廠、寶潔廣州工廠以及博世長沙工廠。這也使得中國“燈塔工廠”從31家增至37家,占比超過全球總數的1/3。目前中國內地有34家“燈塔工廠”,分別來自15個省份、22座城市。其中,江蘇、廣東、山東三省入選“燈塔工廠”數量全國最多,分別為8家、4家、3家。就城市而言,“最強地級市”蘇州在全國城市中一騎絕塵,擁有5家“燈塔工廠”。相比之下,與蘇州圍繞“工業第一城”展開多年角逐的深圳和上海,均僅入選1家“燈塔工廠”,分別為富士康(中國深圳)“黑燈工廠”、寶山鋼鐵(中國上海)。全國22座擁有“燈塔工廠”的城市中,還有一些“新面孔”,比如,既非省會城市、也不在萬億GDP城市之列的福建寧德、湖北荊州、河北秦皇島、山東濰坊等。這些城市成功入選的背后,無一例外都有一家制造業龍頭企業的強力支撐。對于眼下正競相布局的地方來說,能否在激烈競爭中放大比較優勢,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依托龍頭企業或產業集群帶動形成的集聚效應。有專家指出,中國作為數字化智能制造水平走在全球前列的“世界工廠”,更需要構建“以我為主”的評價和話語體系,引領制定國際先行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