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阿根廷比索對美元急劇貶值,今年初至5月8日阿根廷比索下跌了21.4%。5月4日阿根廷央行宣布,自2018年5月7日起,金融機構以參考匯率計算每日結余的外匯凈正頭寸不得超過可計算流動資產的10%,外匯管制再現。
探原因,看走勢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美洲研究中心副主任牛海彬在接受《中國貿易報》記者采訪時說,目前阿根廷的金融困境顯示馬克里施政成績不如外界預期,出現這一局面,外部原因起了很大作用。“比如巴西進口貿易對阿根廷等鄰國的帶動效應不強,特朗普貿易保護主義和美聯儲加息對阿根廷沖擊很大。”牛海彬說。
牛海彬介紹說,馬克里的內部改革進展不順利,也有一些改革政策力度太大,“比如之前,阿根廷在通脹壓力較大的情況下還放低利率,這本來是想學習巴西的經驗,但巴西的經驗不適合阿根廷。”
在牛海彬看來,阿根廷經濟雖然短期面臨困難,但也存在一些有利因素,例如阿根廷已重返國際金融市場,有望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獲得援助,中國也是其可靠有力的貿易伙伴。
青島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原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發展室主任易憲容告訴《中國貿易報》記者,在這種局面下,目前阿根廷資本外流對該國金融穩定影響很大,國際市場本來看好阿根廷總統馬克里,但他畢竟有其局限性。
據外媒稱,阿根廷政府5月8日宣布,已經啟動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談判,尋求獲得IMF的資金援助,以應對阿根廷比索對美元的持續貶值。
華東師范大學金融學教授吳信如告訴《中國貿易報》記者,以往IMF支持求助國是有條件的:要求求助國實施財政緊縮政策。IMF這類要求對求助國產生了不好的影響,對經濟影響大。“其實正常的做法應該是,美國加息匯率走強,求助國匯率應相應調整,加強外匯管制和收緊貨幣政策,利率跟著美國利率上調,但財政政策不應收緊。”
在吳信如看來,“在這種情況下,匯率能控制就盡量控制一下,比如實施外匯管制。馬來西亞在亞洲金融危機時期將美元對林吉特匯率固定下來,加強外匯管制,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就較小。”
“阿根廷等國家還有一個很被動的地方,就是他們不能以本幣借債,只能以美元借債。當該國經濟周期與美國經濟周期不一致時,就會出問題。資產負債表不斷惡化,資本會加速外流。”吳信如說。
中國對阿出口受不利影響
“在中美貿易摩擦背景下,中國對阿農產品需求大,阿也需要通過擴大出口獲得硬通貨,以應對資本外流的局面。”牛海彬認為,比索大幅貶值對中阿貿易影響不大,因為影響貿易的主要是供需關系,但確實會對阿進口中國貨物產生一些不利影響。易憲容認為,比索貶值不會導致國際性風險,因阿根廷是小國。
來源:中國貿易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