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馬德明)為發揮產能優勢,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推動國際產能合作持續有序健康發展,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近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推進國際產能合作的實施方案》。根據實施方案,到2020年,我省境外投資中方投資額力爭達到50億美元,年均增長10%以上。
實施方案確定了幾個主要目標:境外投資規模穩步增長。到2020年,全省境外投資中方投資額力爭達到50億美元,年均增長10%以上。全省鋼鐵境外產能力爭達到1200萬噸,水泥境外產能力爭達到400萬噸,玻璃境外產能力爭達到500萬重量箱。
境外投資質量顯著提升。國際產能合作實現三個轉換:一是從生產初級產品向生產高附加值產品轉換;二是對外承包工程從傳統承建模式向提供整體解決方案轉換;三是從進入海外市場向提升市場占有率和創建自主品牌轉換。
初步形成一批境外產業園區。依托重點龍頭企業,在境外打造一批產業園區,引導省內企業進區入園,抱團發展,形成聚集和規模效應。
國際產能合作樣板作用凸顯。全省境外投資規模前移1-2位。全省國際產能合作體制機制進一步完善,綜合服務保障能力全面提升,重點優勢行業在境外形成初步布局。
投資重點行業及區域聚焦鋼鐵、水泥、玻璃、光伏、電力、裝備制造、紡織服裝、農業、基礎設施及高新技術十大行業,發揮產能優勢,瞄準產業發展方向,傳統產業領域以在新興市場國家參與基礎設施和工業化建設進程為重點,高新技術領域以在發達國家開展并購投資先進要素為重點,積極開展國際產能合作。
重點工作包括打造重點境外產業園區(海外倉)、強化部省合作機制、創新多種境外合作方式、激發民間活力等。
重點境外產業園區(海外倉)將建設10個:中塞友好(河北)工業園區、加拿大泰瑞斯工業園、華夏幸福印尼卡拉旺產業園、華夏幸福印尼唐格朗產業園、德龍鋼鐵印尼青山工業園、天唐集團烏干達姆巴萊工業園、嘉禾農業格林羅旺農業產業園、新武安鋼鐵馬來西亞工業園、尼日利亞萊基自貿區河北產業園、中建材迪拜公共海外倉河北基地。
境外合作方式上將采取搭船出海、借船出海、借助國際友城(友好省州和友好城市)渠道拓展合作內容和模式、采用多種境外投資合作模式等四種方式。
激發民間活力。將通過發揮商協會作用,在網絡建設、人文交流、民生合作、經貿往來等方面開展交流合作,組織代表團互訪,幫助企業開拓市場、尋找合作商機,促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政策、貿易相通。發揮第三方機構作用,在風險培訓、法律援助、會計咨詢、盡職調查等方面為企業“走出去”提供幫助和支持。發揮企業示范和引領作用,鼓勵其積極為我省開展國際產能合作建言獻策,反饋投資所在地區一手信息,帶動更多河北企業“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