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九色porn-久久天堂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欧美综合网|www.bjqnly.com

國家統計局10位司局長解讀2022年“一季報”

時間:2022.04.19信息來源:中國經濟網

中國經濟網北京4月19日訊 國家統計局4月18日發布2022年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國家統計局10位司局長撰文解讀2022年一季度主要經濟數據。

趙同錄:經濟運行實現平穩開局

一季度,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科學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我國國民經濟持續恢復,經濟運行實現平穩開局。

一、經濟運行保持恢復態勢,開局總體平穩

一季度,我國GDP為270178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4.8%,增速較上年四季度加快0.8個百分點,經濟繼續穩步恢復。

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0954億元,同比增長6.0%,拉動經濟增長0.3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106187億元,同比增長5.8%,拉動經濟增長2.1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153037億元,同比增長4.0%,拉動經濟增長2.4個百分點。三次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別為4.1%、39.3%和56.6%。與上年同期相比,第二產業比重提高2.0個百分點,第一、三產業比重分別下降0.5、1.5個百分點。從環比看,經季節調整,一季度GDP環比增長1.3%。

二、生產繼續穩步恢復,工農業提供有力支撐

一季度,農業生產穩中向好,種植業、畜牧業發展良好,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1%,拉動經濟增長0.3個百分點。工業生產增長較快,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4%,拉動經濟增長2.1個百分點,其中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1%,占GDP的比重為28.9%,較上年同期提高1.3個百分點。金融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發展較好,增加值同比增速分別為5.1%,10.8%和5.1%,合計拉動經濟增長1.1個百分點。

三、三大需求支撐經濟平穩增長,內需拉動作用提升

消費持續恢復,為穩增長發揮“主引擎”作用。各地在精準有效做好疫情防控基礎上,積極出臺促消費穩增長舉措,有效落實擴大內需戰略,消費總體保持恢復發展態勢。一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69.4%,拉動GDP增長3.3個百分點。

投資規模擴大,為穩增長提供有力支撐。穩投資政策持續發力,重大工程項目集中落地開工,積極擴大有效投資,投資拉動經濟增長作用提升。一季度,資本形成總額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26.9%,拉動GDP增長1.3個百分點。

凈出口較快增長,為穩增長作出積極貢獻。高水平對外開放持續擴大,外貿發展保持韌性。一季度,貨物和服務凈出口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3.7%,拉動GDP增長0.2個百分點。

四、創新驅動成效顯著,發展質量不斷提升

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效。一季度,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繼續保持兩位數快速增長,增加值同比增長14.2%,增速高于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7.7個百分點。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32.7%,高于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23.4個百分點,成為帶動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居民消費結構升級持續推進,人均交通通信消費支出和人均醫療保健消費支出分別同比增長12.7%和9.1%,增速分別比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快5.8和2.2個百分點,合計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20.7%,較上年同期提高0.9個百分點。(作者: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核算司司長 趙同錄)

王有捐:一季度CPI溫和上漲 PPI同比漲幅回落

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多措并舉做好重要民生商品和大宗商品保供穩價工作。一季度,CPI溫和上漲,PPI同比漲幅高位回落。

一、消費領域價格溫和上漲

CPI保持溫和上漲。一季度,CPI同比上漲1.1%,總體處于溫和上漲區間。分月看,受春節因素和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等共同影響,1、2月份CPI環比分別上漲0.4%和0.6%,同比均上漲0.9%;雖節后消費需求有所回落,但由于國內疫情多點散發、國際能源價格持續上漲,加之去年同期基數較低,3月份CPI環比持平,同比上漲1.5%,漲幅略有擴大。

食品價格有所下降。一季度,食品價格同比下降3.1%,影響CPI下降約0.59個百分點,主要是豬肉價格下降帶動。隨著生豬產能持續恢復,一季度豬肉價格平均下降41.8%;豬肉價格下降帶動食用動物油價格下降34.4%,羊肉和雞肉價格分別下降3.5%和2.3%;受養殖成本和運輸成本上升影響,淡水魚價格上漲10.4%;受國際小麥、玉米和大豆等價格上漲影響,食用植物油、豆類和面粉價格分別上漲6.4%、5.6%和3.3%;鮮果、鮮菌和鮮菜價格季節性上漲6.9%、5.0%和3.7%。

能源價格漲幅較高。受國際能源價格上漲影響,一季度國內能源價格同比上漲12.2%,影響CPI上漲約0.84個百分點。其中,汽油、柴油和液化石油氣價格分別上漲23.1%、25.4%和21.4%,合計影響CPI上漲約0.76個百分點,占CPI總漲幅近七成;居民用煤、車用天然氣等價格也有上漲,一季度漲幅分別為7.7%和4.6%。

核心CPI漲幅穩定。一季度,核心CPI同比上漲1.2%,漲幅連續三個季度相同。扣除能源的工業消費品價格總體穩中微漲,一季度平均上漲0.5%,影響CPI上漲約0.13個百分點,其中住房裝潢材料、大型家用器具、小家電和家具價格分別上漲4.0%、2.1%、2.1%和1.6%。服務消費持續恢復,一季度服務價格上漲1.3%,漲幅比去年全年擴大0.4個百分點,也高于去年同期下降0.2%的水平。其中,飛機票和旅游價格分別上漲12.6%和6.4%,家政服務和裝潢維修費分別上漲5.1%和5.0%,漲幅均有擴大;教育服務、養老服務和醫療服務價格漲幅穩定,分別上漲2.7%、1.5%和0.9%。

二、生產領域價格漲幅高位回落

PPI同比漲幅逐月回落。一季度,PPI同比上漲8.7%,漲幅比去年四季度回落3.5個百分點。分月看,雖然1月份PPI環比下降0.2%,2、3月份分別上漲0.5%和1.1%,但受對比基數影響,1—3月份PPI同比漲幅分別為9.1%、8.8%和8.3%,整體呈現逐月回落的態勢。

生產資料價格漲幅回落。一季度,生產資料價格同比上漲11.3%,漲幅比去年四季度回落4.8個百分點,影響PPI上漲約8.49個百分點,占PPI總漲幅的98%。其中,采掘工業價格上漲35.3%,原材料工業上漲17.6%,加工工業上漲6.4%,漲幅比去年四季度分別回落21.6、5.8和3.3個百分點。保供穩價政策效果持續顯現,煤炭、鋼材等行業價格漲幅較前期明顯回落,一季度,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價格同比上漲50.2%,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上漲12.3%,漲幅比去年四季度分別回落35.8和18.3個百分點。地緣政治等因素導致國際能源和有色金屬價格劇烈波動,對國內相關行業沖擊較大,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價格上漲42.8%,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上漲31.1%,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上漲19.5%,燃氣生產和供應業上漲12.2%。另外,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穩步推進,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價格上漲8.3%,漲幅比去年四季度擴大5.6個百分點,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發電供熱企業的階段性困難。

生活資料價格總體平穩。一季度,生活資料價格同比上漲0.9%,漲幅與去年四季度相同,影響PPI上漲約0.21個百分點。其中,食品價格上漲0.6%,漲幅比去年四季度回落0.7個百分點;衣著上漲1.2%,一般日用品上漲1.6%,耐用消費品上漲0.5%,漲幅比去年四季度分別擴大0.2、0.4和0.4個百分點。部分行業價格漲幅相對較高,其中,中藥飲片加工價格同比上漲9.2%,紡織業上漲7.6%,食品制造業上漲4.6%,家用電力器具制造上漲3.9%,造紙和紙制品業上漲2.9%,文教工美體育和娛樂用品制造業上漲2.7%,家具制造業上漲1.7%。(作者:國家統計局城市社會經濟調查司司長 王有捐)

王貴榮:冬小麥長勢轉化向好 畜牧業生產穩定發展

一季度,各地區、各部門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有關農業發展的重大決策部署,采取各種措施穩定夏糧生產,畜牧業發展穩健,農業生產形勢總體穩定。

一、冬小麥長勢出現積極變化,持續轉化向好

受上年嚴重秋汛影響,全國有1.1億畝左右冬小麥晚播,約占小麥面積的1/3,且長勢整體偏弱。入春以來,冬小麥主產區氣溫偏高,多晴好天氣,土壤墑情較為適宜,充足的光熱條件和良好的墑情對冬小麥返青起身和拔節生長非常有利,各地緊緊抓住冬小麥返青這個關鍵生長期,因地因苗抓好春季田間管理,通過及時增施返青肥、澆好拔節水等措施,為小麥苗情促弱轉壯奠定良好基礎,冬小麥長勢持續轉化向好。但遙感監測顯示,當前冬小麥長勢還未達上年及常年同期水平,后期還需要進一步加強田間管理,以確保夏糧生產有個好收成。

二、畜牧生產穩定發展,豬牛羊禽肉產量增長8.8%

一季度全國畜牧業生產穩步發展,全國豬牛羊禽肉產量2395萬噸,比上年同期增加194萬噸,增長8.8%。其中,生豬出欄繼續增長;牛羊生產穩定發展;禽肉產量減少,禽蛋產量增加。

一是生豬出欄繼續增長,能繁母豬存欄下降。一季度全國生豬出欄19566萬頭,比上年同期增加2422萬頭,同比增長14.1%;豬肉產量1561萬噸,增加192萬噸,增長14.0%。一季度末生豬存欄42253萬頭,同比增加657萬頭,增長1.6%;環比減少2670萬頭,下降5.9%。其中,能繁殖母豬存欄4185萬頭,同比減少133萬頭,下降3.1%;環比減少144萬頭,下降3.3%。

二是牛羊生產穩定發展,肉奶產量實現雙增長。一季度全國肉牛出欄1138萬頭,比上年同期增長3.4%;牛肉產量171萬噸,增長3.6%;牛奶產量768萬噸,增長8.3%。羊出欄7092萬只,比上年同期增長0.5%;羊肉產量106萬噸,增長1.4%。一季度末牛存欄9884萬頭,同比增長3.9%,環比增長0.7%;羊存欄32129萬只,同比增長3.6%,環比增長0.5%。

三是禽肉產量下降,禽蛋產量增長。2021年以來,肉禽養殖出現虧損,生產開始放緩。一季度全國家禽出欄37.0億只,比上年同期下降0.9%;禽肉產量557萬噸,下降0.9%。禽蛋產量831萬噸,增長2.5%。一季度末家禽存欄59.5億只,同比增長2.7%,環比下降12.4%。

三、生豬價格下降,其他農產品以漲為主

一季度農業和漁業產品生產者價格普遍上漲,林業產品價格基本平穩,受生豬價格持續大幅下降影響,全國農產品生產者價格比上年同期下降6.7%。

分類別看,農業產品生產者價格上漲5.8%;漁業產品價格上漲2.5%;林業產品價格下降1.0%;飼養動物及其產品價格下降25.3%。

分品種看,大豆價格上漲7.5%,小麥上漲4.4%,玉米上漲0.7%,稻谷下降2.7%;棉花(籽棉)上漲28.2%;蔬菜上漲6.0%;水果上漲4.3%;油料下降1.0%。受生豬供給持續增加影響,生豬價格大幅下降51.3%,影響飼養動物及其產品價格下降25.3個百分點,影響農產品生產者價格總水平下降9.5個百分點。(作者: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司長 王貴榮)

江源:助企紓困政策有效發力 工業經濟運行總體平穩

一季度,在一系列促進工業經濟增長政策措施持續作用下,工業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出口保持兩位數增長,企業利潤小幅增加。3月份受國內多地疫情反復及國際地緣政治沖突等突發因素影響,工業生產、出口增速較1—2月份有所回落。

一、工業生產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

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5%,增速較1—2月份放緩1.0個百分點。從三大門類看,一季度,能源、原材料保供穩價等政策效果明顯,采礦業達到兩位數增長,同比增長10.7%;其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黑色金屬礦采選業、有色金屬礦采選業分別增長13.2%、12.0%、13.1%。制造業同比增長6.2%,增速較1—2月份回落1.1個百分點。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6.1%,增速回落0.7個百分點。

一季度,全國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5.8%,同比下降1.4個百分點。分門類看,采礦業產能利用率為77.0%,同比上升1.7個百分點;制造業產能利用率為75.9%,同比下降1.7個百分點;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為73.8%,同比下降0.7個百分點。

二、高技術制造業持續發揮引領作用

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2%,新動能增長引擎作用繼續顯現。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制造業增長22.4%;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增長15.7%;醫藥制造業繼續保持11.8%的兩位數增長。高技術產品持續較快增長。一季度,多晶硅、光伏電池、單晶硅、工業機器人等產品產量分別同比增長37.6%、24.3%、24.0%、10.2%。

三、出口保持兩位數增長

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14.4%。分行業看,化工、專用設備、汽車等行業出口交貨值分別同比增長41.0%、33.2%、29.5%;受防疫物資出口快速增長拉動,醫藥制造業出口交貨值保持兩位數以上較快增長,同比增長14.5%。分地區看,一季度,六大出口地區中五個地區出口交貨值增速較快,其中,山東、江蘇、浙江、福建、上海等地區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13.9%—25.4%。

四、企業利潤在較高基數上繼續保持增長

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5.0%,增速較2021年12月份加快0.8個百分點,在2021年同期兩年平均增速31.2%的基礎上繼續保持增長。在41個大類行業中有22個行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或減虧,其中有15個行業利潤增速超過10%。

五、助企紓困政策顯效發力

企業對各項優惠政策獲得感明顯上升。國家統計局對全國近11萬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問卷調查顯示,一季度,企業對各項優惠政策的滿意度環比提高2.7個百分點,同比提高4.0個百分點。在調查的7項政策中,企業對減稅降費政策獲得感尤為突出,政策滿意度為85.8%,環比提高1.7個百分點。此外,創新支持、用電用能保供等政策的滿意度也均在七成左右。

總體看,在穩增長政策發力下,一季度工業經濟運行平穩,韌性較強。但也要看到,在國外地緣政治沖突及國內散發多發疫情等因素影響下,經濟環境復雜性不確定性加劇,一些突發因素超出預期。3月份,部分企業出現臨時減產停產,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由1—2月份的7.5%回落至5.0%;工業品產銷率降至94.5%,產成品庫存升至近年高位;工業出口增速回落較大,中小微企業成本壓力顯著增加,增收不增利等問題凸顯,工業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下階段,應繼續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進一步深入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政府工作報告》部署,堅決落實關于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各項決策部署,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做好物流保通保暢工作,暢通產業鏈供應鏈和國民經濟循環,扎實做好減稅降費和助企紓困工作,確保工業經濟繼續平穩運行。(作者:國家統計局工業統計司副司長 江源)

胡漢舟:能源供應保持穩定 消費結構持續改善

面對疫情疊加地緣政治沖突帶來的能源供應壓力,國家陸續出臺能源保供穩價政策,全力保障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用能需求。一季度,能源生產穩中有進,保障能力持續提升;能源消費有所增長,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提高。

一、能源生產穩定增長

一季度,隨著能源保供政策落地見效,各類能源先進產能有序釋放,煤油氣電產量保持不同程度增長。

原煤生產較快增長。煤炭生產企業深入落實增產保供任務,積極增加煤炭供給。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原煤產量10.8億噸,同比增長10.3%。

油氣生產平穩增長。油氣增儲上產力度不斷加大,全力增產穩產。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原油產量5119萬噸,同比增長4.4%;天然氣產量569億立方米,同比增長6.6%。

電力生產保持增長,清潔能源發電供給能力提高。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發電量1992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1%。其中,水、核、風、光等清潔能源發電量同比增長8.3%,拉動規模以上工業發電量增長2.1個百分點,發電占比較上年同期提高1.3個百分點。

二、能源進口同比下降

受國際大宗能源商品價格持續上漲影響,煤炭、原油、天然氣進口均不同程度下降。根據海關總署快報數據,一季度,進口煤炭5181萬噸,同比下降24.2%,降幅比上年同期收窄4.3個百分點;進口原油12785萬噸,同比下降8.1%,上年同期為增長9.5%;進口天然氣2782萬噸,同比下降5.1%,上年同期為增長19.6%。

三、能源消費結構有所改善

初步測算,一季度能源消費總量同比增長2.4%,增速比2021年前兩年同期平均增速回落3.0個百分點。從能源消費結構看,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穩步推進。一季度,非化石能源消費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較上年同期提高0.8個百分點,煤炭比重增加0.4個百分點,石油比重下降1.2個百分點,天然氣比重與上年同期持平。(作者:國家統計局能源統計司司長 胡漢舟)

李鎖強:一季度服務業經濟運行穩中有緩

一季度,服務業經濟總體延續恢復性增長,新動能發展勢頭良好,但3月份以來,受國內多地出現聚集性疫情影響,服務業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恢復步伐放緩。

一、服務業恢復勢頭有所放緩

服務業經濟增速小幅回落。初步核算,一季度,服務業增加值153037億元,同比增長4.0%,比上年四季度回落0.6個百分點。服務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56.6%,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49.6%,拉動國內生產總值增長2.4個百分點。3月份,多地疫情反復沖擊服務業經濟,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下降0.9%。

服務業投資延續擴張態勢。一季度,服務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6.4%;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2785.2億元,同比增長17.1%,占全國實際使用外資的比重超七成。

二、新動能活力持續釋放

現代服務業引領增長。一季度,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融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0.8%和5.1%,合計拉動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7個百分點。3月份,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融業生產指數同比分別增長12.8%和5.5%,合計拉動服務業生產指數增長2.1個百分點。

服務業新業態潛力釋放。在5G、人工智能、物聯網深入融合的背景下,新型消費模式不斷拓展,促進消費升級。虎年春節適逢冬奧會開幕,節日氛圍濃厚,數字生活新方式全面覆蓋社交、娛樂及消費各種場景。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3%;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8.8%,占同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3.2%,比上年同期上升1.3個百分點。

重點服務業領域穩健發展。一季度,高技術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4.5%,高出全部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8.1個百分點;高技術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57.8%。

三、服務業景氣水平有所回落

接觸型領域受到較大沖擊。疫情反復導致部分地區商場、餐廳和娛樂性場所歇業,消費受到沖擊。3月份,商品零售額同比下降2.1%,餐飲收入同比下降16.4%。受疫情影響,物流運輸不暢,客運低位運行。3月份,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生產指數同比下降8.1%,影響服務業生產指數下降0.8個百分點;營業性貨運量同比下降1.9%,客運量同比下降43.5%。

服務業景氣水平明顯回落。3月份,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46.7%,比2月份下降3.8個百分點,服務業市場活躍度明顯轉弱。其中,鐵路運輸、航空運輸、住宿、餐飲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均下降20個百分點以上,企業經營壓力有所加大。從市場預期看,業務活動預期指數為53.6%,比2月份回落6.0個百分點。

今年以來,我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服務業經濟總體延續恢復性增長,在疫情沖擊、國際地緣政治不穩定等因素影響下,服務業經濟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恢復態勢趨緩。但要看到,我國經濟長期向好基本面沒有變,服務業恢復態勢不會改變,推動服務業持續發展仍有不少有利條件,下一步要毫不松懈抓好疫情防控,擴大消費需求,促進服務業經濟平穩健康發展,保持國民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作者: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主任 李鎖強)

翟善清:有效投資持續發力 投資運行總體平穩

一季度,面對復雜嚴峻的國際形勢和國內發展新挑戰,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創新完善宏觀調控,圍繞穩增長、調結構、推改革,綜合施策,積極用好政府投資資金,著力補短板增后勁,全國固定資產投資運行總體平穩,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9.3%。

一、產業投資規模擴大,二產投資增長較快

一季度,第一產業投資同比增長6.8%。其中,漁業投資增長33.0%,農業投資增長21.4%。第二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6.1%,增速比全部投資高6.8個百分點。其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投資增長19.3%,采礦業投資增長19.0%。第三產業投資同比增長6.4%。

二、制造業投資較快增長,基礎設施投資增速回升

一季度,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5.6%,增速比全部投資高6.3個百分點。其中,裝備制造業投資增長27.3%,消費品制造業投資增長25.3%,原材料制造業投資增長15.0%。

在專項債有效支持下,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8.5%,增速比1—2月份加快0.4個百分點。其中,水上運輸業投資增長13.5%,水利管理業投資增長10.0%,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增長8.1%,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投資增長3.9%。

三、創新投入不斷加大,高技術產業投資引領作用明顯

一季度,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27.0%,增速比全部投資高17.7個百分點。

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32.7%,其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投資增長37.5%,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表制造業投資增長35.4%,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業投資增長30.0%。

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同比增長14.5%,其中,電子商務服務業投資增長33.5%,信息服務業投資增長21.3%,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業投資增長19.0%。

四、社會領域投資較快增長,民間投資繼續恢復

一季度,社會領域投資同比增長16.2%。其中,衛生和社會工作投資增長24.9%,教育投資增長17.2%,文化、體育和娛樂業投資增長6.8%。

民間投資同比增長8.4%。其中,制造業民間投資增長24.8%,基礎設施民間投資增長11.6%,社會領域民間投資增長10.7%。

從投資走勢看,投資先行指標增勢良好,有利于投資持續擴大。一季度,投資新開工項目3.5萬個,比去年同期增加1.2萬個;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同比增長54.9%;國家預算資金增長34.7%,自籌資金增長15.0%。但要看到,國內外環境仍然復雜,推動投資增長仍存在制約因素。下階段,要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落實好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等一系列穩增長政策,更好發揮專項債效能,推動一批條件成熟的重大項目開工建設,吸引和撬動更多社會資本投入,促進經濟穩定增長。(作者:國家統計局固定資產投資統計司司長 翟善清)

董禮華:一季度線上消費助力消費市場持續恢復

一季度市場銷售總體保持平穩增長,基本生活類和消費升級類商品增勢良好,網上零售增長較快,對消費市場增長拉動作用較為明顯。但3月份以來,國內疫情多發頻發,部分地區發生聚集性疫情,居民出行和消費活動明顯減少,對消費市場沖擊較大。

一、市場銷售保持增長,3月份消費市場受疫情沖擊較大

消費市場規模持續擴大。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8659億元,同比增長3.3%,其中城鎮消費品零售額超過9萬億元,增長3.2%,鄉村消費品零售額增長3.5%。扣除價格因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際增長1.3%。

新冠肺炎疫情對消費市場沖擊較大。3月份本土疫情點多面廣頻發,波及全國大多數省份,居民外出購物、就餐減少,市場銷售明顯受阻。3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3.5%,其中餐飲收入同比下降16.4%。

二、線上消費帶動作用明顯,信息服務類消費需求持續釋放

網上零售對市場銷售增長貢獻率提升。一季度,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8.8%,增速比2021年四季度加快4個百分點,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3.2%,對市場銷售增長拉動超過1.5個百分點。從與網購密切相關的郵政快遞業發展情況看,快遞業務量增長較快,一季度全國郵政快遞業務量同比增速預計超過10%。基本生活和升級類商品線上銷售較快增長。在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中,與居民生活密切相關的吃類和用類商品零售同比分別增長13.5%和10.6%,化妝品、金銀珠寶和體育娛樂用品等升級類商品零售保持兩位數快速增長。

信息服務消費保持較快增長。在通信設施建設不斷推進、用戶規模持續擴大等因素帶動下,一季度,電信、廣播電視等信息服務消費保持較快增長。截至2022年2月末,國內手機用戶超過16億戶,其中5G用戶達到3.8億戶;移動互聯網用戶數超過14億戶,比上年末凈增625萬戶。工業和信息化部數據顯示,1—2月份電信業務收入同比增長9%;按照上年不變價計算的電信業務總量同比增長超過20%。

三、基本生活類商品銷售增勢較好,升級類消費較快增長

糧油食品和日用品類商品增長較快。一季度,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3.6%,限額以上單位按類別分的商品零售中八成以上保持增長。其中,限額以上單位糧油食品類、飲料類、煙酒類和日用品類同比分別增長9.3%、11.8%、11.8%和6.6%。

升級類消費需求持續釋放。一季度,限額以上單位金銀珠寶類、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文化辦公用品類同比分別增長7.6%、5.9%和10.6%,增速分別比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高1.9、0.2和4.9個百分點。

一季度,網上零售和新興服務消費較快增長,基本生活消費和升級類消費需求持續釋放,市場銷售保持增長。但也要看到,3月份以來本土疫情對消費市場沖擊明顯,消費市場恢復基礎仍需鞏固。下一階段,隨著疫情防控精準精細化水平不斷提升,退稅減稅降費等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相關政策逐步落地顯效,消費市場仍將保持恢復態勢。(作者:國家統計局貿易外經統計司司長 董禮華)

王萍萍:受疫情影響城鎮調查失業率有所上升

一季度,就業形勢基本穩定,但受3月中下旬部分地區疫情影響,穩就業壓力有所加大。從全年來看,就業形勢保持穩定仍有較好基礎和條件,隨著疫情影響得到控制,以及各項就業優先政策落地見效,就業形勢有望逐漸改善。

一、一季度就業形勢基本穩定

一季度,城鎮調查失業率均值為5.5%,同比提高0.1個百分點。其中,主要就業群體25—59歲成年人失業率均值為4.9%,本地戶籍人口失業率均值為5.5%,均與上年同期持平。城鎮調查失業率保持基本穩定,主要是前兩個月國民經濟持續恢復,促進了就業總體穩定。1、2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分別為5.3%、5.5%,環比上升主要是春節因素影響,符合季節變化規律,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下降0.1個百分點和持平。但需要看到,受疫情多發頻發影響,3月份城鎮調查失業率上升。

二、3月份受疫情影響就業壓力加大

3月份部分地區疫情加重,節后生產經營活動恢復受到影響,建筑、交通運輸、住宿餐飲、批發零售、居民服務、文化旅游等行業受影響較大,用工需求減弱,城鎮調查失業率升至5.8%,比上月提高0.3個百分點。其中,主要就業群體25—59歲成年人失業率為5.2%,比上月提高0.4個百分點。從重點群體看,2月份農民工節后集中進入勞動力市場尋找工作,外來農業戶籍人口(主要是進城農民工)失業率比1月份上升0.7個百分點,達到5.6%;3月份,疫情影響下外來農業戶籍人口失業率繼續升高至5.9%,連續兩個月高于城鎮失業率總體水平。

三、保持就業穩定仍有較好基礎和條件

3月中下旬疫情影響加大,對經濟和就業的穩定產生沖擊,但從全年來看,穩就業仍有較好的基礎和條件。首先,我國經濟仍在恢復,適度經濟增長必然需要勞動力投入的增加,有利于就業的穩定。其次,今年各項就業優先政策提質加力,政府工作報告中特別提出通過穩定市場主體保就業,強調落實落細穩就業舉措。近期國務院常務會決定對特困行業實行階段性緩繳養老保險政策,加大失業保險支持穩崗和培訓力度。還要看到,2020年疫情出現以來,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已經積累了很多經驗,各項政策措施也更加成熟有效。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好轉,穩就業政策的落實落細,就業形勢有望逐漸得到改善。(作者: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統計司司長 王萍萍)

方曉丹:居民收入穩定增長 居民消費支出繼續恢復

一季度,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科學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國居民收入穩定增長,居民消費支出繼續恢復,基本民生保障有力。

一、全國居民收入穩定增長,農村居民收入增長快于城鎮居民

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45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6.3%;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1%。分城鄉看,一季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32元,名義增長5.4%,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4.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78元,名義增長7.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3%。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義增速和實際增速分別快于城鎮居民1.6和2.1個百分點。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為2.39,比上年同期縮小0.04,城鄉居民收入相對差距繼續縮小。

二、四項收入均衡增長,為居民穩定增收提供重要支撐

工資性收入穩定增長。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5871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以下如無特殊說明,均為名義增長)6.6%,為城鄉居民收入穩定增長奠定了基礎。分城鄉看,城鎮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增長5.7%,農村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增長7.3%。據全國農民工監測調查,一季度末外出務工農村勞動力規模達到17780萬人,比上年同期增加375萬人,三年來首次恢復到2019年同期水平;一季度外出務工勞動力月均收入4436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9%,帶動農村居民工資收入增長。

轉移凈收入平穩增長。各地區持續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做好困難群體基本生活保障,加大臨時救助力度,促進居民轉移收入繼續穩定增長。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轉移凈收入1822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3%,對居民增收和民生保障起到重要支撐作用。其中,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繼續提高,全國居民人均養老金或離退休金增長9.8%;醫療報銷制度進一步優化便捷,全國居民人均報銷醫療費增長15.8%。

經營收入和財產收入持續增加。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經營凈收入1733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4%。其中,受糧食產量再創新高、糧食價格持續走高、部分鮮菜鮮果價格上漲等因素拉動,農村居民人均農業經營凈收入增長6.4%。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財產凈收入920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1%。

三、居民消費支出繼續恢復,基本生活類消費穩定增長

在居民收入穩定增長的帶動下,一季度居民消費支出繼續恢復。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6393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6.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7%。分城鄉看,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7924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5.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4.4%;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4388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8.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8%。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恢復程度好于城鎮居民,名義增速和實際增速分別快于城鎮居民2.9和3.4個百分點。

吃穿住用等基本生活類消費繼續穩定增長。各地區各部門加大保供穩價工作力度,積極做好糧油肉蛋奶等民生物資的生產供應,確保了居民基本生活類消費的穩定增長。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食品煙酒支出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4.9%,人均衣著支出增長3.6%,人均居住支出增長6.7%,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務支出增長4.8%。(作者:國家統計局住戶調查司司長 方曉丹)


   
回到頂部 | 聯系我們
河北省外貿培訓公共服務平臺   
地址:石家莊市新合作廣場 b1 1201   郵箱:87812389@163.com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11-67662519/4008320700
備案編號:冀ICP備11006606號-18訪問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