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緯38°、東經117°,壯闊的渤海灣,海水波瀾起伏,滾滾洪波,奔騰靠岸。
夜幕下的黃驊港綜合港區礦石碼頭,一派繁忙的作業景象。聲聲汽笛劃破靜謐的夜空,門機高高聳立在碼頭上,迎接著四方來客。

來自澳大利亞黑德蘭港的凱爾特輪號貨船,滿載鐵礦石,靠泊礦石碼頭泊位。工人們在大型機械手的輔助下,將鐵礦石通過傳送帶緩緩運出。這些礦石,將運到內地鋼鐵公司冶煉。
黃驊港,新亞歐大陸橋的東端起點,這里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北方起點。隨著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等諸多機遇的疊加垂青,這里已發展壯大為一座擁有煤炭港區、散貨港區、綜合港區、河口港區四大港區的現代化綜合服務港。
渤海之濱的中國-中東歐(滄州)中小企業合作區,天空湛藍,白云朵朵。在中捷通用機場一片空曠開放的土地上,多架飛機,沖破云層,起飛降落。
2018年2月,國家工信部正式批準在中捷產業園區設立中國—中東歐(滄州)中小企業合作區,這里成為全國范圍內唯一一個面向中東歐國家的中小企業合作區。
滄州中捷機場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庭樹介紹,中捷通用機場一期占地534畝,是河北省東南部地區唯一一個通用機場。2018年9月14日,滄州渤海新區中捷通用機場正式獲得民航華北地區管理局頒發的《通用機場使用許可證》,并與西安金勝飛行學院合作,開展飛行員駕駛培訓。截至2019年6月,已安全保障飛行累計4000余小時,近20000架次。二期將擴建為4E級可滿足B777大型貨機安全起降的通用機場,目前擴建工作已全面展開,計劃2020年底投入使用。
滄州是河北三個沿海城市之一,擁有92.46公里海岸線。2019年,圍繞“建設沿海率先發展創新示范區和環渤海地區重要的現代化工業城市,形成沿海經濟帶的重要增長極”目標定位,圍繞加快構建“一港雙城三帶四區”發展格局,滄州市突出重點,聚焦發力,努力在全省新一輪沿海開發中體現滄州擔當、展現滄州作為。
追尋“港口夢”,全力打造現代化綜合服務港、國際貿易港和“一帶一路”重要樞紐及雄安新區最便捷出海口。堅持陸海聯動,深入實施“港口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全力推進總投資360億元的20個碼頭群建設。全面提升港口集疏運體系,加快環渤海城際鐵路以及邯港、曲港高速、任滄港快速路建設,實現與京津、雄安新區、石家莊等快速高效互聯互通,主城區與黃驊新城快速連通。加強與天津港、寧波港合作,持續放大港口的吸引輻射功能。到2020年,力爭港口吞吐量達到4億噸、集裝箱200萬標箱,躋身全國沿海主要港口。

堅定“增動能”,全力打造現代臨港產業體系。以京津冀協同發展為標志,臨港產業特別是新興產業加快崛起,初步構建起以汽車及零部件、生物醫藥、綠色化工等優勢產業為基礎,以高端裝備制造、通用航空、文化旅游、現代物流等新興產業為支撐的現代臨港產業體系。隨著琺博進滄州工廠等一批重點項目陸續投產達效,臨港產業經濟總量將躍上一個新的臺階。滄州市將依托港口樞紐優勢和輻射效應,科學謀劃產業布局,強化招商引資,努力再上一批投資大、鏈條全、帶動力強的戰略支撐項目,推進產業整合、組團集約發展,打造一批千億級產業集群。
加快“建新城”,全力打造生態宜居濱海新城。黃驊新城是滄州“雙城”之一。滄州市將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時代風韻、濱海特色”的理念,按照“一主多組團”的模式,統籌渤海新區“一市三園”規劃建設,促進黃驊市、中捷產業園區、南大港產業園區相向融合對接、錯位發展,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高品質現代化濱海新城,譜寫新時代與滄州中心城區共榮互動、交相輝映的“雙城記”。
走熱“中東歐”,全力打造區域對外開放新高地。中國—中東歐(滄州)中小企業合作區是滄州市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的橋頭堡,也是提升滄州國際化水平的重要平臺。2019年,滄州市全面啟動中國—中東歐(滄州)中小企業合作區建設,成功舉辦第二屆中國—中東歐中小企業合作論壇,簽約對外合作項目38個、投資72.92億元。重點抓好羅馬尼亞房車等“十大重點合作項目”,加強對歐洲各國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全方位開放,真正走深走熱中東歐這條商貿線、友誼線,帶動全市對外開放走向更廣闊的國際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