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九色porn-久久天堂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欧美综合网|www.bjqnly.com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外貿信息>外貿動態

滄州:奮力打造河海相濟動能強勁的重要增長極

時間:2020.01.09信息來源:



大運河畔  渤海岸邊


千年運河,穿城而過,玉帶環繞,寫下大運河文化帶動聽故事——






滄州,這座大運河催生出的美麗家園,以其絢麗多姿的文脈傳承和人文景觀,描摹了一幅壯觀而又意蘊綿長的歷史畫卷。鳥瞰黃河路以南,大運河生態修復展示區,地綠水清、人水和諧,成為市民娛樂休閑的“網紅打卡地”;放眼南關、張家墳片區,四個半月完成和諧搬遷,開啟滄州打造大運河文化帶新篇章。







壯麗渤海,東出西聯,通達世界,描繪港產城融合發展詩篇——






滄州黃驊港,由單一煤炭輸出港向現代化綜合大港華麗轉身,預計全年完成吞吐量2.85億噸、集裝箱56.5萬標箱,開通“黃新歐”國際班列;渤海新區累計完成重大產業投資3579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182家;中國—中東歐(滄州)中小企業合作區現 已簽約推進項目26個,總投資178億元。







2019年以來,滄州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認真貫徹新發展理念和高質量發展要求,圍繞省委賦予滄州加快構建“一港雙城三帶四區”發展格局要求,抓住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共建“一帶一路”、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等重大機遇,發揮港口、區位、土地三大優勢,抓大事、補短板、強弱項,以沿海經濟帶和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為牽引,以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為支撐,推動滄州創新發展、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奮力打造河海相濟、動能強勁的重要增長極。

堅持港產城融合高質量發展

推動沿海經濟帶建設實現新突破


     北緯38°、東經117°,壯闊的渤海灣,海水波瀾起伏,滾滾洪波,奔騰靠岸。

     夜幕下的黃驊港綜合港區礦石碼頭,一派繁忙的作業景象。聲聲汽笛劃破靜謐的夜空,門機高高聳立在碼頭上,迎接著四方來客。

    來自澳大利亞黑德蘭港的凱爾特輪號貨船,滿載鐵礦石,靠泊礦石碼頭泊位。工人們在大型機械手的輔助下,將鐵礦石通過傳送帶緩緩運出。這些礦石,將運到內地鋼鐵公司冶煉。

     黃驊港,新亞歐大陸橋的東端起點,這里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北方起點。隨著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等諸多機遇的疊加垂青,這里已發展壯大為一座擁有煤炭港區、散貨港區、綜合港區、河口港區四大港區的現代化綜合服務港。

      渤海之濱的中國-中東歐(滄州)中小企業合作區,天空湛藍,白云朵朵。在中捷通用機場一片空曠開放的土地上,多架飛機,沖破云層,起飛降落。

     2018年2月,國家工信部正式批準在中捷產業園區設立中國—中東歐(滄州)中小企業合作區,這里成為全國范圍內唯一一個面向中東歐國家的中小企業合作區。

     滄州中捷機場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庭樹介紹,中捷通用機場一期占地534畝,是河北省東南部地區唯一一個通用機場。2018年9月14日,滄州渤海新區中捷通用機場正式獲得民航華北地區管理局頒發的《通用機場使用許可證》,并與西安金勝飛行學院合作,開展飛行員駕駛培訓。截至2019年6月,已安全保障飛行累計4000余小時,近20000架次。二期將擴建為4E級可滿足B777大型貨機安全起降的通用機場,目前擴建工作已全面展開,計劃2020年底投入使用。

      滄州是河北三個沿海城市之一,擁有92.46公里海岸線。2019年,圍繞“建設沿海率先發展創新示范區和環渤海地區重要的現代化工業城市,形成沿海經濟帶的重要增長極”目標定位,圍繞加快構建“一港雙城三帶四區”發展格局,滄州市突出重點,聚焦發力,努力在全省新一輪沿海開發中體現滄州擔當、展現滄州作為。

      追尋“港口夢”,全力打造現代化綜合服務港、國際貿易港和“一帶一路”重要樞紐及雄安新區最便捷出海口。堅持陸海聯動,深入實施“港口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全力推進總投資360億元的20個碼頭群建設。全面提升港口集疏運體系,加快環渤海城際鐵路以及邯港、曲港高速、任滄港快速路建設,實現與京津、雄安新區、石家莊等快速高效互聯互通,主城區與黃驊新城快速連通。加強與天津港、寧波港合作,持續放大港口的吸引輻射功能。到2020年,力爭港口吞吐量達到4億噸、集裝箱200萬標箱,躋身全國沿海主要港口。

     堅定“增動能”,全力打造現代臨港產業體系。以京津冀協同發展為標志,臨港產業特別是新興產業加快崛起,初步構建起以汽車及零部件、生物醫藥、綠色化工等優勢產業為基礎,以高端裝備制造、通用航空、文化旅游、現代物流等新興產業為支撐的現代臨港產業體系。隨著琺博進滄州工廠等一批重點項目陸續投產達效,臨港產業經濟總量將躍上一個新的臺階。滄州市將依托港口樞紐優勢和輻射效應,科學謀劃產業布局,強化招商引資,努力再上一批投資大、鏈條全、帶動力強的戰略支撐項目,推進產業整合、組團集約發展,打造一批千億級產業集群。

     加快“建新城”,全力打造生態宜居濱海新城。黃驊新城是滄州“雙城”之一。滄州市將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時代風韻、濱海特色”的理念,按照“一主多組團”的模式,統籌渤海新區“一市三園”規劃建設,促進黃驊市、中捷產業園區、南大港產業園區相向融合對接、錯位發展,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高品質現代化濱海新城,譜寫新時代與滄州中心城區共榮互動、交相輝映的“雙城記”。

     走熱“中東歐”,全力打造區域對外開放新高地。中國—中東歐(滄州)中小企業合作區是滄州市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的橋頭堡,也是提升滄州國際化水平的重要平臺。2019年,滄州市全面啟動中國—中東歐(滄州)中小企業合作區建設,成功舉辦第二屆中國—中東歐中小企業合作論壇,簽約對外合作項目38個、投資72.92億元。重點抓好羅馬尼亞房車等“十大重點合作項目”,加強對歐洲各國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全方位開放,真正走深走熱中東歐這條商貿線、友誼線,帶動全市對外開放走向更廣闊的國際舞臺。

堅持以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為牽引

推動新型城鎮化建設實現新突破


      運河,千年揚名。滄州,因河而興。

      漫步在滄州城市區大運河生態修復展示區,綠景漫鋪,碧波蕩漾。這里每天都有老人在遛彎,有孩子在嬉戲,有年輕人在跑步,更有很多新人來這里拍婚紗照。

     “天藍、草綠、水凈,大運河又煥發出了新的生機和活力,這讓我這個老滄州打心眼兒里高興啊!” 年近七旬的市民劉洪磊從小生活在運河邊,他興奮地說。

      市區御河路盡頭處,滄州大運河城市區提升改造工程(一期)南關、張家墳片區,382畝土地、712處房屋、250座墳塋,只用了4個半月,運河區委、區政府就完成和諧搬遷任務。隨著搬遷完成,運河兩岸豁然開朗。2020年,這里將變成又一處生態公園。

      大運河在滄州綿延253公里,流經吳橋、東光、泊頭等8個縣(市、區),是全國流經里程最長的地級市。古老的大運河不僅見證了滄州改革開放以來的滄桑巨變,也孕育了深厚的運河文化。近年來,滄州市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重要指示,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加快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努力打造大運河文化重要的承載地、城市生態休閑走廊、城市重要標志。

      堅持科學規劃引領。規劃是建設大運河文化帶的前提和基礎,滄州市堅持高點定位,高標準推進滄州大運河文化發展帶全域規劃體系及中心城區“1+3+N”規劃體系建設。其中,“1”即滄州市城市區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3”即滄州市城市區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總體規劃、城市設計、控制性詳細規劃,“N”包括滄州市城市區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管線綜合專項規劃等7項專項規劃、修建性詳細規劃及工程設計。主城區段努力打造大運河文化重要承載地、城市生態休閑走廊、城市重要標志;同時,綜合考慮運河沿線村鎮的文化資源與產業基礎,以大運河文化帶為軸線,形成“一線多珠”協同發展格局,統籌推進吳橋雜技旅游名鎮、東光生態名鎮、泊頭手工業名鎮、滄縣舊州鐵獅文化名鎮、滄縣興濟名吃小鎮、滄州武術文化小鎮、青縣紅木小鎮等7個特色文化名鎮建設,努力把運河沿線規劃建設成為具有滄州特色的經濟帶、文化帶、生態帶和旅游帶。

      

      堅持生態環境保護。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是文化工程,也是生態工程。滄州市從一開始,就把生態環境保護擺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在國家《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出臺之前,滄州市就深入開展文物保護、河道清淤、拆違拆臨、垃圾清理、生態修復全覆蓋等五大工程,2018年投資2000萬元精心打造了滄州主城區大運河生態修復展示區,展示區在保留原有樹木和地形地貌的基礎上,利用運河清淤工程堆積的土方,因勢就勢打造場地微地形,大面積鋪設草皮,形成視野開闊的綠化空間,真正還運河于人民。國家規劃綱要出臺后,滄州市劃定了保護綠線和建筑風貌控制線,對河道內6個村實施搬遷,恢復和保護河道河堤,并大力推進大運河沿線綠化改造工程。

       

     堅持文旅融合發展。大運河自滄州腹地穿行而過,造就了滄州獨有的運河旅游資源。滄州市立足打好“運河旅游”這張牌,以每年一屆的旅發大會為契機,著眼打造享譽京津冀及周邊區域的“黃金旅游帶”,全面啟動滄州舊城(鐵獅子)景區及其他項目建設,大力推動運河沿線吳橋、南皮、東光、泊頭、青縣等地20個文化旅游項目的建設和提升,全方位展示滄州運河沿線景點景觀,吸引廣大游客共享滄州旅游盛宴。

堅持“一個牢記、四個注重”

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實現新突破


      渤海之濱,寒風勁吹,北京藥企扎堆聚集的北京·滄州渤海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園,藥企一個賽著一個的趕進度、比投產。

    在占地69畝的滄州普瑞東方科技有限公司廠區,100余臺反應釜組成的10多條生產線日夜不停,將生產的原料藥及其高端中間體源源不斷發往世界各地。

     “現在,我們正在享受醫藥產業轉移異地監管這一政策帶來的紅利?!惫究偨浝砝溲訃f,公司入園省去了跨省(市)轉移的審批環節,更重要的是,批準文號不變,留住了“北京身份”。既解決了新藥落地轉化難題,又可繼續享有北京資源優勢,保留“北京藥”的品牌效應。

      

     滄州毗鄰京津、接壤雄安,在深度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中,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比較優勢。近年來,滄州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在對接京津、服務京津中加快發展自己”的重要指示,牢牢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堅持在項目引進中注重塑造產業、在承接轉移中注重升級、在服務中注重跟上管理、在政府推動中注重發揮市場的作用,推進協同發展向深度廣度拓展。

      在項目引進中注重塑造產業。滄州市堅持“引進一個項目、帶動一個產業”的理念,以引進京津的大項目、好項目為抓手,發揮“聚集”和“裂變”效應,以此塑造新的主導產業??偼顿Y120億元的北京現代滄州工廠落地后,帶動了韓國世源、北汽岱摩斯等28家國內外知名汽車配套企業來滄發展,一個千億級規模的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集群正在逐步形成;渤海新區·北京和天津生物醫藥產業園,吸引協和藥廠、石家莊四藥等藥企入駐,推動生物醫藥產業從無到有、風生水起;東塑明珠商貿城、明珠國際服裝生態新城承接北京大紅門、動批等批發市場,入圍全國商品交易市場綜合百強排行榜,已有1萬多家北京服裝批發商戶落戶營業,3200多家服裝生產加工企業投資建廠,560余家企業實現正常生產經營,四季青創新型智慧服飾產業園項目開工建設。

      在承接轉移中注重升級。滄州市瞄準京津創新資源這個“大寶庫”,按照“京津孵化、滄州轉化”的思路,加快滄州與京津重點高校、科研單位的交流合作,同時注重產業不是簡單的平移,而是提升全市產業整體水平。滄州市不是簡單的把設備搬過來生產,而是在搬遷承接的過程中支持企業進行技術改造、提檔升級。滄州大力支持河間創建京津冀再制造產業技術研究院,建成國內乃至亞洲第一、世界前三的再制造技術研究中心,努力用新技術和新工藝推動再制造產業華麗轉身。目前,該產業在國內市場占有率接近80%,成為全國最大的汽車起動機、發電機再制造基地。

      在服務中注重跟上管理。整體承接北京動批等市場,不僅帶來外來人口的加速聚集,也給社會管理帶來新的課題。為此,滄州市在為客商提供“六最”營商環境(辦事理念最先進、辦事態度最熱情、辦事程序最簡化、辦事方式最快捷、辦事成本最低廉、辦事成效最顯著)的同時,及時跟進社會管理工作。滄州市對明珠商貿城周邊區域實施社區管理機制,設置多個警務崗亭、警務室、模塊消防站,為商戶提供安全保障;新建公寓式住宅和基礎教育設施,讓外來客商隨到隨入住、子女隨時遷入隨時入學,為他們解除一切后顧之憂。

      在政府推動中注重發揮市場作用。近年來,滄州市除了政府搭臺、積極推動外,根據市場主體的選擇進行資源共享和功能對接,引導、鼓勵和支持企業以及行業協會等社會組織,發揮特長、主動出擊、先行對接,爭取取得更大成效。滄州市東塑集團依托自身資源,成功捕捉到北京服裝批發市場和服裝加工行業外遷的商機,先行對接洽談,主動承接產業轉移。在此過程中,滄州積極發揮政府推動作用,與北京豐臺區進行多次交流對接,成立了豐臺-滄州(大紅門市場)項目服務中心,為雙方合作提供保障,也讓“北京大紅門”品牌價值與影響力實現了京外拓展。

堅持加快轉型升級不動搖

推進主導產業塑造實現新突破


     在東光縣,勝利紙箱設備制造有限公司出口烏茲別克斯坦的高速瓦楞紙板生產線,配備了勝利公司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一機雙輥”技術,可在15秒內快速切換楞型,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市場價格較原來的單面瓦楞機高出4倍;東光縣宏海紙箱設備制造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雙機頭下拆式全自動釘箱機,一分鐘能訂制160個紙箱的本領,讓這一產品的效率比國內同類產品提高近一倍,并填補了國內空白。

      包裝機械產業是東光縣傳統產業。近年來,東光認真落實市委部署,以創新為引領,大力實施“六個一”工程(集中一個園區、編制一個“兩化融合”規劃、設立一支產業提升基金、組建一個行業協會、建立一個研發中心、舉辦或參加一個國際性會展活動),加速產業聚集和轉型升級,走出了縣域特色產業轉型升級的新路。      

      滄州是傳統的石油化工城市和制造業大市,多年來形成石油化工、管道冶金、機械制造等傳統主導產業,但大多處于產業鏈低端,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成為當務之急。滄州市扎實落實新發展理念,把握高質量發展根本要求,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把轉型升級作為全市大事來抓,努力推動產業轉到創新驅動、質量效益、綠色生態上來,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著力抓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出臺了《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加快特色產業集群發展的實施意見》等系列專件,大力實施“六個一”工程,做大做強管道裝備、包裝機械等“18+7”特色產業集群,努力打造一批主業突出、結構優化、優勢明顯、配套完善、環境友好、競爭力強的“產業新地標”。2019年1至11月份,全市管道裝備、包裝機械等“18+7”特色產業集群完成營業收入2587億元,同比增長8.9%。成功舉辦第十二屆中國東光紙箱包裝機械國際博覽會、首屆中國滄縣塑料中空制品展覽會等22個高規格展會;各縣(市、區)與清華大學、天津大學、南開大學等15所高校共建產業技術研究院,總數達21個。      

     著力抓好新興產業培育。加快壯大汽車及零部件、綠色化工、生物醫藥、主題旅游、時尚服裝服飾、現代物流等“六大新動能”,培育激光及智能制造、先進再制造、電子信息及應用、航空航天技術、清潔能源等“五大新引擎”。華北石化千萬噸升級改造項目實現全面投產、流程全面打通、產品全部合格,華北石化成為直供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航空煤油的煉化企業,進一步提升滄州綠色化工產業的整體競爭力,為加快建設環渤海地區重要的現代化工業城市提供了重要動能和新引擎。1至11月份,全市“6+5”產業涵蓋的規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長11.2%,對全市工業貢獻率達77.3%。激光及智能制造產業集群、先進再制造產業集群、明珠服裝商貿物流產業園區(基地)等列入省《關于優化產業布局的指導意見》。

     著力抓好創新驅動。突出科技創新驅動發展,常態化舉辦“智匯滄州——海歸博士滄州創新創業行”等活動,北交大綜合研發試驗基地、北航科技園等一批科技成果轉化孵化基地、創新創業園區加快推進。市新增省級技術創新中心16家、高新技術企業19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356家,建成省級以上院士工作站32家,擁有省級以上眾創空間21家、星創天地42家、科技企業孵化器16家,吸引80多名海歸博士等高層次人才到滄州創新創業。

     著力抓好民營經濟發展。民營企業是壯大縣域經濟的主體和生力軍。滄州市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民營企業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召開全市企業家大會,進一步營造尊重企業家、服務企業發展的濃厚氛圍,引導企業家樹立新發展理念、推動商業模式創新、優化企業治理結構、注重管理咨詢、提高科學管理水平,推動民營經濟大發展快發展。特別是設立企業家“直通車”辦公室,開展“一站式、便捷式、解難式”綜合服務,及時收集企業家意見建議,形成問題反饋、梳理、分解、督辦落實長效機制,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真心實意為企業解難題。

     著力抓好重點項目建設。把項目建設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核心任務,提升各級干部項目謀劃、洽談、落地能力,堅持擴大招商引項目、支持現有企業上項目,全方位推進工業、農業、服務業、生態環保、基礎設施等各領域項目。近兩年,滄州市每年都舉辦項目洽談周、觀摩拉練、旅發大會等活動,恒大文化旅游城、碧桂園生態城等一批重大項目建成或加快推進。





    走進新時代,滄州全市上下正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省委九屆九次、十次全會部署,改革創新,奮發有為,不斷提高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為加快打造河海相濟、動能強勁的重要增長極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回到頂部 | 聯系我們
河北省外貿培訓公共服務平臺   
地址:石家莊市新合作廣場 b1 1201   郵箱:87812389@163.com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11-67662519/4008320700
備案編號:冀ICP備11006606號-18訪問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