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九色porn-久久天堂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欧美综合网|www.bjqnly.com
首頁
外貿信息
通知公告
外貿動態
學員交流
國際市場信息
行業信息
國別信息
風險預警提示
新業態新模式
跨境電商海外倉
市場采購貿易
外貿綜合服務企業
提升外貿質量
國際認證
自有品牌
外貿基地(示范區)
外貿政策
政策法規
政策解讀
展會信息
百展計劃
河北品牌行
展會實務
交易團
外貿知識
外貿英語
談判技巧
外貿單證
外貿函電
商檢報關
制單結匯
核銷退稅
國際物流
信用證
問卷調查
通知公告:
海關總署公告2022年第120號(關于進口服裝采...
2022-12-07
省商務廳關于第七屆中國—亞歐博覽會河北投資合作展...
2022-07-19
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河北省推動外貿保穩提...
2022-07-14
河北省商務廳關于組織全省外貿政策業務聯合培訓會的...
2021-11-16
海關總署公告2021年第80號丨關于全面推廣企業...
2021-10-14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外貿信息
>
外貿動態
GDP首破10萬億!中國經濟第一省之爭,再無懸念
時間:2020.01.16
信息來源:
中國首個10萬億GDP大省
誕生!
據廣東省兩會透露,
預計2019年廣東全省GDP10.5萬億元以上、同比增長6.3%左右。
同時,佛山成為廣東省第三個經濟總量過萬億元的城市。
這意味著,廣東率先躋身10萬億GDP俱樂部,連續31年坐穩全國經濟第一大省的寶座,且與江蘇、山東等經濟強省進一步拉大差距。
全國經濟第一省之爭,再無懸念。
01
廣東經濟有多強?
廣東一省的GDP總量,已經超越全球90%以上的國家
,與俄羅斯、韓國、西班牙等國家相當,說是富可敵國,一點都不夸張。
如果將廣東放在世界所有國家和地區來比較,超10萬億的GDP總量,可以排在全球前15名之內。
從國內來看,廣東率先躋身10萬億GDP俱樂部,成為全國唯一的10萬億GDP大省,省內坐擁深圳、廣州、佛山三個萬億GDP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
廣東再一次拉大與江蘇、山東等經濟強省的差距,連續31年坐實全國經濟第一省之位。
過去30多年,廣東雖然一直位居GDP第一的寶座,但一直都受到江蘇、山東等省份的挑戰。
1980年代,這三地GDP不相上下。1990年代和2000年代,廣東領先優勢擴大,江蘇山東不相上下。
到了2010年代,山東與兩地差距不斷放大,而江蘇一度與廣東并駕齊驅,2015年兩地GDP差距,一度收縮到不足2700億元。
然而,從2016年開始,兩地GDP差距又開始放大。
隨著經濟進入新常態,全球貿易環境遭遇新形勢,廣東的領先優勢進一步放大。
02
粵蘇爭霸,可謂強者恒強,廣東為什么能更勝一籌?
其一,早在2008年,廣東就率先進行經濟轉型,創新性經濟走在全國前列。
因此,對于全球產業轉移的承受力更強,對于貿易爭端之下的外貿新形勢的適應力也更強。
目前,很多省份或主動或被動進行經濟轉型,加上擠水分的因素存在,GDP增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而以廣東為代表的省份,早已適應了新形勢,因而在新常態下獲得發展先機。
二是,在中心城市和大城市群引領時代,廣東的地位得到前所未有提升。
廣東擁有廣州深圳兩大超級城市,并且受惠于粵港澳大灣區這一世界級灣區,無論是產業、人才還是資金集聚,都堪稱一流。
相比而言,江蘇缺乏主中心城市,南京蘇州兩大城市引領作用均不足。且在長三角的規劃層級里,上海處于龍頭主導地位,江蘇相對較弱,這自然影響到城市群的輻射效應和整合力度。
不過,不管怎么說,廣東、江蘇都代表著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的高度,代表著改革開放帶來的巨大跨越。
廣東、江蘇,珠三角與長三角,未來將會成為中國創新的主力陣營所在,也是中國競逐世界城市群的關鍵所在。
03
廣東與江蘇,中國區域經濟的雙子星座。
廣東勝在珠三角強大、產業結構較新,無論是城鎮化率還是年輕化程度,無論是高新產業集聚度還是人口流入程度,均位居全國最前列。
江蘇勝在發展均衡,2019年所有地市全部躋身全國百強,且沒有一個GDP低于3000億元。
從城市經濟來看,廣東與江蘇勢均力敵。
廣東擁有廣州、深圳、佛山三大萬億GDP城市,東莞離破萬億只有一步之遙。江蘇坐擁蘇州、南京、無錫三大萬億GDP城市南通離萬億門檻同樣只有一步之遙。
(參閱《
第17個萬億GDP城市誕生,下一個是誰?
》)
從人口來看,廣東人口結構更為合理,江蘇則面臨著老齡化和少子化的雙重困境。
據《
在這方面,長三角“輸”給了珠三角
》一文提供的數據,江蘇65歲老人占比超過14%,這意味著當地已經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而廣東還不到9%。
大量外來年輕人口以及迥異于其他發達地區的出生率,支撐起廣東相對合理的人口結構。
從更為關鍵的工業來看,兩地均為中國的制造業重鎮,也是我國民營經濟最發達的區域,但支柱產業卻大相徑庭。
廣東以電子信息產業、先進裝備制造業、汽車制造業、互聯網產業為支柱產業,江蘇則以機械、電子、冶金、紡織、化工為支柱產業。
在諸多先進制造領域,廣東的領先優勢都極為突出。
數據顯示,廣東的智能手機產量占全國43.9%,集成電路占全國17.3%,家電制造業工業總產值約占全國40%。無人機產量占全國的90%。
不難看出,廣東的產業結構更新,而江蘇部分支柱產業較為傳統,經濟易受落后產能整治的影響。
化工是江蘇第二大產業,高峰時期總企業數高達7000家。然而,面對工業事故頻發,化工行業正面臨著史上最嚴的大整治。
按照江蘇的整治時間表,2020年化工企業不超過2000家,2022年化工企業不超過1000家,相比高峰期銳減接近8成。
這將成為當地經濟轉型不可避免的陣痛。
04
廣東的優勢可謂獨一無二,但短板同樣眾所周知。
珠三角乃至更廣義的粵港澳大灣區,堪稱與世界級灣區并駕齊驅的中國第一城市群。
但粵東西北,無論是GDP總量還是人均GDP,甚至不及全國平均水平。
據第一財經統計,在廣東21個地市中,2018年僅有7個地市人均GDP高于全國平均水平64644元,剩余2/3的地市人均GDP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在GDP百強城市中,江蘇全省所有地市入圍,山東僅日照沒有入榜,浙江只有衢州麗水舟山三地未入榜,廣東則有近半城市在榜單之外。
珠三角與粵東西北可謂經濟發展的兩極,為什么會這樣?
一是廣東地理環境所限。
珠三角是珠江沖積平原地帶,擁有一系列國際港口,歷來富夙。而粵東西北多是山區,發展環境天然受限,且勞動力規模也不占優勢。
在全球化時代,誰靠近高鐵、機場和港口,誰就更靠近國際市場。在中心城市時代,誰擁有更多勞動力人口,誰就能獲得更多產業轉移機會。
在這一點上,粵東西北雖然地處廣東,但區位優勢卻不如中西部省會突出。
二是珠三角的強勢崛起,有歷史路徑因素,更有改革開放的時代背景,且在都市圈和城市群的發展戰略中得到強化。
以珠三角帶動區域發展,以大灣區參與國際競爭,這是新形勢下的必然選擇。
三是廣東承擔了大量國家任務,是財政和養老金轉移輸出的大省,但粵東西北卻無多少國家政策惠及。
所以,不能只看到廣東作為經濟大省的一面,也要看到廣東內部還存在區域發展不均衡的現實。同樣,不能只看到廣東整體財力的充沛,也要看到廣東為全國所做出的貢獻。
如今,粵東西北的發展,同樣需要規劃、政策甚至財政的直接支持。
所以,未來的粵蘇爭霸,各自都有必須直面的短板。
廣東要考慮的是如何解決粵東西北的發展問題、如何保持先進制造業的發展優勢。
而江蘇則要面對的是如何進行新舊動能轉換、如何承受產業升級與外貿形勢對于經濟轉型的雙重壓力。
分享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回到頂部
|
聯系我們
河北省外貿培訓公共服務平臺
地址:石家莊市新合作廣場 b1 1201 郵箱:87812389@163.com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11-67662519/4008320700
備案編號:
冀ICP備11006606號-18
訪問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