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企業復工和物流運輸漸趨正常,中歐班列也迎來“復工潮”。為進一步促進中歐班列發展,24日海關總署出臺十條措施,從減少報關次數降低報關成本、加強樞紐站點建設、促進多式聯運業務發展等方面,進一步促進沿線各國經貿往來。
十條措施包括:
(1)允許企業自主選擇通關模式。除按規定需在進境地口岸實施檢疫外,企業可自主選擇在進出境地口岸辦理中歐班列貨物的清關手續,也可以選擇在屬地辦理相關手續。
(2)減少報關次數降低報關成本。對于中歐班列艙單中運單為同一進出境口岸、同一日期、同一車次、同一境內收發貨人、同一合同、同一品名的,企業可向海關申請艙單歸并,減少報關次數,降低報關成本。
(3)推動“關鐵通”合作倡議實施。加大“海關—鐵路運營商推動中歐班列安全和快速通關伙伴合作計劃”實施力度,積極促進中歐班列沿線國家海關間數據交換、信息共享,加強海關交流合作,提升中歐班列跨境運輸便利化水平。
(4)支持建設中歐班列樞紐站點。對確有需求且具備條件的地方,支持建設中歐班列樞紐站點或集結中心,在海關監管作業場所(場地)開展組貨業務及內外貿貨物混編運輸業務,釋放中歐班列運能。
(5)促進中歐班列多式聯運業務發展。支持開展以鐵路運輸為紐帶的多式聯運業務,允許中歐班列貨物通過多程轉關辦理海關手續,加強中歐班列運輸與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建設對接。
(6)支持利用中歐班列擴大進口。對確有需求且具備條件的地方,支持建設各類海關指定監管場地。加強進出境地鐵路口岸的海關非侵入式檢查設備的配備,積極推廣智能審圖,充分發揮科技設備效能,提高查驗效率,一般不在進出境地口岸實施開箱查驗。
(7)支持中歐班列拓展業務范圍。支持利用中歐班列開展跨境電商、快件、郵件運輸業務。
(8)加大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AEO互認合作力度。加快推進與中歐班列沿線國家“經認證的經營者”(AEO)互認和通關便利措施實施,及時解決企業在中歐班列沿線遇到的通關問題,保障貿易暢通;積極開展企業信用培育和認證工作,使更多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有貿易往來的企業成為海關AEO企業。
(9)支持建設保稅監管場所。支持在中歐班列關鍵物流節點城市,根據需要建設保稅監管場所,利用保稅制度優勢助推中歐班列發展,高效集約開行中歐班列。
(10)加強信息共享和互聯互通。依托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加強海關與鐵路、場站、中歐班列承運人、貨代等相關主體之間以及中歐班列各沿線節點之間的信息共享和電子數據傳輸交換,減少企業重復錄入,優化作業流程,提高中歐班列無紙化水平和通關全鏈條運作效率。
受疫情影響,作為重要對外貿易窗口的中歐班列一度暫停運營。隨著各地陸續復工復產,目前多地中歐班列都已恢復常態化開行。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表示,截至2月19日,鐵路國際聯運進出口貨運量完成867萬噸,同比增長8.1% ,其中,中歐班列累計完成8.3萬標箱,同比增長1.5% 。
2月17日,中歐班列貨運列車在南昌向塘鐵路口岸等待發車。當日,中歐班列貨運列車由江西南昌出發駛向俄羅斯莫斯科、白俄羅斯明斯克,標志著中歐班列(南昌)恢復常態化開行。(來源:新華網)
中國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指出,在今年國際運輸受疫情影響的背景下,中歐班列還逆勢增長,一方面是由于其自身潛力的進一步釋放,另一方面也和海運空運受到沖擊有關。現在的中歐班列處于與其他運輸方式調整合理配置的階段,目前幾種運輸方式之間還沒有完全穩定。
“我們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發展到什么程度,中歐班列就會發展到什么程度。”白明認為,為進一步釋放中歐班列的運輸潛力,今后應當繼續規范、整合物流資源,提高運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