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原油市場低迷、油價下跌、一些國家貨幣貶值、金融市場動蕩、地緣政治等因素相互疊加,加之疫情沖擊世界經濟,海外信用風險持續攀升。僅4月、5月這兩個月,浙江信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險項下共接到浙江省企業相關報損案件(數據不含寧波,下同)合計超過1200宗,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約155%。同時,近兩月報損金額激增,同比增長約180%,出險率居于歷史高位,顯著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從報損趨勢看,大部分國別報損金額與疫情擴散呈現正相關趨勢,近兩個月報損案件數量及報損金額大幅上漲。
從洲別來看,4-5月,亞洲地區的報損案件數量及報損金額均位居全球洲別首位,分別同比增長約250%和258%,整體出險率居于洲別第二位,僅次于拉丁美洲。
浙江省企業出口較多的亞洲國家(地區)中,新加坡、孟加拉、巴基斯坦、印度、印度尼西亞等近兩月出險率顯著高于全球平均水平,風險較為顯著。
此外,印度也是4-5月浙江省出口國別中報損案件數量居于全球首位的國家,無論是案件數量還是報損金額較去年同期增幅均超過200%。受疫情影響,印度采取封國措施,拒收風險進一步提升。面對疫情不斷攀升和政策傳遞低效等因素,印度國內復工復產面臨較大風險和阻力。此前世衛組織特使戴維·納巴羅認為,印度疫情可能在7月底達到峰值。
值得關注的是,包括印度在內的一些新興經濟體,如俄羅斯、巴西、墨西哥等國家(地區)對外依存度較高,易受外部環境影響,加之疫情擴散或尚未迎來峰值,未來風險可能持續攀升。
4-5月,歐洲地區的報損案件數量及報損金額均位居洲別第二位,分別同比增長約95%和343%。其中,意大利、俄羅斯、英國、德國、波蘭、法國、土耳其、西班牙、葡萄牙、荷蘭的報損案件數量居于歐洲前十位,且案件數量同比增幅均在50%以上,并且意大利、俄羅斯、英國、德國、法國、土耳其、西班牙等國報損金額同比增幅均超過100%。
4-5月,北美洲地區的報損案件數量及報損金額分別同比增長103%和120%。其中,報損案件主要集中在美國、加拿大,案件數量分別同比增長約92%和147%,報損金額分別同比增長108%和303%。
目前,美國是全球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最高的國家,受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影響,美國大量店面關閉,短期內難以完全恢復營業,零售業受挫明顯,買方償付能力不足,一方面報損金額持續走高,另一方面買方延長賬期需求增多,加之受中美貿易摩擦等因素影響,后續美國買方風險恐將繼續走高。
4-5月,大洋洲地區的報損案件數量及報損金額分別同比增長約214%和373%。報損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亞,案件數量及報損金額同比增幅分別達到143%和317%。
6月5日,中國文化和旅游部發布了一則安全提醒,內容關于近期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澳大利亞國內對華人和亞裔的種族歧視言行和暴力行為現象明顯上升,提醒中國民眾提高安全防范意識,切勿前往澳大利亞旅游。此外,澳大利亞國內開始掀起抵制“中國制造”的情緒,不確定性因素增加,出口風險或可能進一步發酵。
從案件情況來看,買方拖欠依然為主要損因。開證行拖欠風險凸顯,案件數明顯上升,主要集中在孟加拉國別項下。此外,還需警惕埃塞俄比亞和尼日利亞開證行拖欠風險。
受疫情影響,買方拒收案件明顯增多,4-5月拒收案件數量同比增長約3.5倍。拒收案件數量居于全球前列的主要包括印度、巴基斯坦、香港、俄羅斯、摩洛哥、美國等國家(地區)。究其原因,主要因部分國家(地區)疫情突然擴散,一些海外買方來不及取消訂單而拒絕接受已經出口的貨物。
此外,受全球經濟萎縮、消費下行影響,海外買方破產風險頻發。從案件數據來看,4-5月,買方破產相關案件主要集中在歐美地區。隨著疫情在全球蔓延,未來買方破產風險恐將持續升高。
同時,海外買方由于無法正常開展業務,付款能力及意愿下降,浙江省企業出口風險也隨之增加。目前,越來越多的海外買方希望出口企業延長賬期,隨之而來的不可控因素增加,當前環境下,建議出口企業謹慎接受新增訂單,做好賬期管控,加大對海外買方及其國家(地區)風險跟蹤,及時制定風險應對措施。
受疫情影響,歐美國家零售業和紡織服裝業受沖擊較為嚴重,當前破產風險高企。五月上旬,美國大型零售商如JC Penny,J.Crew,Rubie Costume等相繼宣布進入破產程序。鑒于相關行業風險顯現,建議出口企業密切關注相關買方風險異動情況,如已投保出口信用保險的請及時報損,相關海外渠道及早介入將有利于后期還款協議談判以及降低損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