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貿會搭建京津冀三地服務貿易展示平臺。記者煙成群 攝
由京津冀三地企業共同完成數字光場芯片,可以提供更高分辨率的電影投影畫面、虛擬現實效果;天宸北斗衛星農機自動駕駛系統和河北保定、唐山、張家口的三十多家農村合作社開展了合作;河北奧潤順達被動房技術;以嶺藥業抗擊疫情成果;體現“文化貿易”的精英集團天明傳媒冬奧會吉祥物舞臺劇成果和河鋼集團“優勢產能國際合作”的走出去成果……
在服貿會上,京津冀協三地共同打造了300平米的“京津冀協同發展”展區,一項項新技術、新成果,顯示著河北服務貿易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助力之下,大步走向世界的新成果。
“來,請您感受一下在芯片里看電影。”9月5日,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展區,數字光場芯片展臺吸引了眾多觀眾和媒體的關注。廊坊廣通電子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婧姣介紹,這是我國首款工業數字光場芯片,它是由京津冀三地企業共同合作的結晶,北京負責芯片設計、天津負責封裝、廊坊廣通負責芯片的產業化。
在天宸北斗衛星導航展臺前,公司總經理王金柱正在向參觀者介紹拖拉機的自動駕駛技術給土豆、麻山藥種植帶來的變化。
奧潤順達帶來了被譽為被動房的“心臟”的環境一體機,這款產品功率僅是空調的1/6,具有恒溫、恒濕、恒氧、恒靜、除霾五大功能。該公司企劃部經理黃松表示,他們與京津院校廣泛開展合作,建立了13家科技創新平臺,他們生產的環境一體機、被動式門窗以及相關技術服務,廣泛用于北京延慶冬奧村、延慶山地新聞中心、亦莊東方蒙特梭利幼兒園等項目建設中。
正在創作中的2022年冬奧會吉祥物音樂劇《冰雪精英》視頻片段受到眾多參觀者關注。該劇以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為主角創作,精英集團攜手北京文投控股公司,計劃2021至2022年在全世界巡演。精英集團河北天明傳媒總經理李杉說:“服貿會不僅是一個展示成果的平臺,也是一個開展國際合作的平臺,我們希望通過服貿會這個窗口進一步走向世界。”
河北省商務廳服貿處處長張賀成介紹,本屆服貿會河北省成立了河北省交易團,組建了石家莊、唐山、廊坊、秦皇島、張家口5個分團,組織了381家企業參展參會。通過參展,引導河北企業如何抓住機遇,發展、提升自己,促進高質量發展。
9月6日下午,在服貿會“京津冀協同發展”展區,中國·東盟國際多式聯運國際班列、唐山市全球數字貿易產業園等11個合作項目正式簽約。截至目前,河北省在本屆服貿會的簽約項目已達16個,其中包括3項非現場簽約項目。
據統計,十三五期間,河北省服務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0%以上,服務進出口年均增長7.6%,服務外包年均增長12%。河北與京津合作的總投資超過10億元的服務業重點項目達到140個。
服貿會河北省合作項目集中簽約。記者煙成群 攝
河北在本屆服貿會官方網站向全球發布了服務貿易、服務外包以及重點招商引資項目95項。而在已簽約的16個項目中,京津冀三地企業的合作項目超過了10個,這其中京冀合作的合作的占了絕對比例。
河北藍夢生物與首科藍夢(北京)生物科技合作的北京首家實驗動物公共服務平臺托管式運營項目、河北博岳通信與北京泡泡瑪特文化創意有限公司簽訂的泡泡瑪特業務外包合作協議、河北博岳通信與李寧(中國)體育簽訂的項目服務框架協議等,將充分利用北京技術人才資源優勢,進一步推動河北文化創意、體育用品等相關產業轉型發展。
唐山報春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分別與北京金山云網絡、華為、河北浪潮簽約合作,共同發展數字經濟,推動鋼鐵產業轉型升級。該公司簽約代表介紹,報春電子是華北地區最大的鋼鐵電商企業,以鋼鐵產業大數據服務、產業信息化服務以及電商交易等服務于一體,并建立了“報春鋼鐵大數據平臺”“報春云上鋼鐵電商平臺”“報春曬備件共享平臺”。
河北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表示,簽約僅僅是開始,落地見效才是關鍵。他們將聯合相關部門,充分利用河北自貿試驗區、綜合保稅區等政策疊加優勢,堅持問題導向、強化要素保障、加強服務協調,推動簽約項目盡快落地見效,真正把簽約成果轉變為產業優勢和核心競爭力。
“京津冀要素流動要結合三地不同的定位以及三地的產業優勢,特別是利用好天津自貿區、河北自貿區這樣的制度創新新高地。”
“河北服務業的比重雖然達到51.3%,但與北京還有相當大的差距。要發揮河北在承接服務業和強化貿易功能中的作用,補足短板。”
……
復旦大學上海自貿區綜合研究院研究員、博士張湧發表演講。記者煙成群 攝
9月5日下午,京津冀服務貿易和服務外包協同發展論壇上,專家們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下要素流動以及產業調整對河北發展的影響展開深入探討。
“實際上,京津冀要素流動目前起點非常高,而且推進的速度也很快。在資金、技術、人員等要素的流動方面有了很多創新的舉措,為京津冀之間的要素流動打破了相關的制度障礙。而且相關硬件基礎設施也在不斷完善。”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趙萍表示,要通過制度創新釋放出更多的制度紅利,為企業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從而促進京津冀要素高效、有序的流動。使京津冀能夠在自身特色和產業基礎上打造新的增長極,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
復旦大學上海自貿區綜合研究院研究員、博士張湧認為,要促進內循環和外循環的互聯,加強內貿和外貿的聯系和轉化。加強京津冀機場群、港口群、城市群的聯動,用好冬奧會、服貿會等重大平臺,在教育、醫療、體育、數據等服務業重點領域,大力發展以跨境交付為主要手段的服務貿易。以中歐班列為載體的陸上絲綢之路和以天津港、曹妃甸為載體的海上絲綢之路交匯聯通,形成江海聯運、陸海鐵聯運態勢。實現貨物貿易新模式、新業態和服務貿易、數字貿易、離岸貿易等非貨物貿易的互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