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承維康農業科技示范產業蔬菜園內,工人正在檢查水培蔬菜的生長情況。本網資料圖
記者從2月5日召開的河北省農業農村系統工作會議上獲悉,河北制定了《關于持續深化“四個農業” 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的行動方案(2021-2025年)》以及配套制定了各個特色產業推進方案,努力實現河北省現代農業跨越式發展。
臨城縣賈莊村種植的核桃樹下,村民臉上滿是豐收的喜悅。本網資料圖
河北將重點打造“12群、百園、百品”,即重點打造優質專用小麥、優質谷子、精品蔬菜、道地中藥材、優質食用菌、沙地梨、優質專用葡萄、優質蘋果、高端乳品、優質生豬、優質蛋雞、特色水產等12個特色優勢產業集群;重點支持100個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其中種植業60個、畜牧養殖30個、水產養殖10個;重點打造100個高端精品。
通過“12群、百園、百品”,連點成面、連片成帶、集群成鏈,帶動河北省構建形成特色鮮明、規模開發、高端帶動、集群擴展的新格局。
省級重點抓跨市域發展的大品種、大產業、大集群,特別是在全國有影響力、有競爭力的重點產業、重點單品。市級重點抓跨縣域發展的產業集群、品種。縣級大力實施“一縣一業”戰略,培育區域特色鮮明、優勢突出、規模較大、體系完善、經濟效益明顯、市場競爭力強的特色優勢產業和產業強鎮,引導形成“一村一品”。
省級將涉農專項資金向產業集群整合,向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傾斜。同時,強化與金融機構合作,撬動銀行貸款投資建設示范園區。市、縣兩級要有效整合涉農資金,重點支持產業集群、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和高端精品打造。
位于順平縣的太行山道路第一驛站,把打造主導產業作為帶動產業扶貧的重要抓手。本網資料圖
建立農業科技協同創新平臺,研發一批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突破一批關鍵核心和“卡脖子”技術。在縣域主導產業上建設科技創新驛站,按照全產業鏈發展思路配備專家,同時吸納基層農技人員參與。今年河北省新建科技創新驛站64個,累計達到224個,實現農業縣和特色產業兩個全覆蓋。開展“農業科技小院”試點建設,提升基層農業科技推廣服務水平。推進全程、全面機械化,發展智慧農業、數字農業,把科技服務延伸到產業、項目、地塊。
在落實休耕、旱作雨養、設施節水目標任務的基礎上,以管理節水、機制節水為重點,大力推廣噴灌、滴灌、微灌等水肥一體化高效節水灌溉技術,落實灌溉節水激勵約束機制。促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全域推進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加快畜禽糞污、秸稈綜合利用和農膜回收全覆蓋。
品牌農業建設要品質、設計、宣傳、營銷、管理整體推進,培育打造一批區域公用品牌和農產品品牌。以冬奧備選基地、農產品出口基地、京津農產品供應基地、粵港澳大灣區農產品供應基地為重點,大力發展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地理標志農產品,提高高端市場份額。
承德宇航人高山植物應用技術有限責任公司的加工生產線,年處理果蔬能力達80000噸。本網資料圖
深入開展農業大招商。今年,河北將組織各產業集群所在市,一個產業一個產業開展全產業鏈招商,促進產業鏈條延伸。加強倉儲保鮮、分類分級、鮮切包裝等設施裝備建設,推進農產品減損增效,提高農產品初加工水平。推動龍頭企業向集群(園區)集中,建設規模生產基地、研發中心,發展精深加工,推動多重增值。提升主食加工業發展水平,在京津、雄安及大中城市周邊布局建設一批主食加工(中央廚房)供應基地。
構建農產品產銷對接主渠道。加快提升產地批發市場功能,完善分揀包裝、冷藏保鮮、倉儲運輸、初加工等基礎設施,推進電子交易、智能物流等現代服務模式,搭建大宗農產品從產地到各大商超及消費者之間的穩定供銷渠道。鼓勵規模生產基地在大中城市設立直營店,開展農超、農商、農批、農校、農網、農餐等精準對接,減少中間環節,降低流通成本、提高銷售收入。支持農產品品牌主體加強與各類電商平臺的對接,實現特色農產品出村進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