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顯示產業關鍵上游材料與裝備仍依賴進口。希望在國家政策的引領下,推動國內顯示面板與材料企業緊密合作、協同創新、強鏈補鏈,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瓶頸,提升技術水平,加快補齊上游材料及原材料短板,提高市場占有率,增強產業的國際競爭力。”5月17日,在固安縣舉辦的2021全球顯示產業春季行業趨勢發布會上,中國電子材料行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魯瑾建議。
該發布會采用“線下論壇+全球直播”的形式舉行。當日,來自中國及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地區的近150位新型顯示業界精英參會。
經過十多年跨越式發展,我國已成為全球顯示面板產能最大的地區。隨著5G、工業互聯網等不斷推進,對關鍵材料與裝備國產化配套、上下游協同創新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在全球產業格局巨變中把握機遇?顯示產業大國如何邁向產業中高端?與會專家從不同視角建言獻策。
“產業規模位居全球第一、年均增長超20%的中國新型顯示產業,正在為全球顯示產業注入持續的動能,也為國際合作奠定了基礎。”中科院院士歐陽鐘燦表示,在全球產業重構過程中,我國在TFT-LCD產業已經取得領先優勢,在AMOLED、Mini/Micro LED等新顯示技術方面,正積極布局、努力追趕。我國正在形成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為世界各地產業技術的提高提供了合作發展可能。
Tech&Biz株式會社董事長北原洋明認為,受美國的研發及日本的實用化和產業化影響,顯示產業在韓國、中國成長為巨型產業。為了顯示產業的持續發展,更為緊密的國際合作已成為當務之急。
合作的重點在哪里?
中國OLED產業聯盟常務副秘書長、賽迪智庫集成電路所主任耿怡認為,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新技術正在為顯示產業帶來更多機遇和可能,OLED已成為各國競相發力的創新高地。增強我國OLED產業鏈和供應鏈競爭能力,打造OLED產業集群是我國新型顯示產業發展的重中之重。
“我國新型顯示產業已經解決了顯示終端生產大國的缺屏窘境。當前,需要補短板,掌握核心技術,完善本地產業鏈,擴大在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創新應用,把新型顯示產業打造成可信賴的長板產業。”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梁新清說。
“固安新型顯示產業基地已成為國內少數具備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顯示產業集群之一,在未來的發展中,固安將繼續歡迎全球企業家來固安投資興業。”固安縣委副書記、縣長付順義向業界發出熱情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