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8月7日消息(記者高藝寧 丁飛)7日上午,商務部服貿司副司長李元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2018年上半年,我國服務貿易保持平穩較快增長態勢,進出口規模創歷史新高,結構持續優化,質量和效益進一步提高,穩中向好勢頭繼續鞏固,為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服務貿易逆差規模較上年同期收窄26.6億元,是2010年以來的首次半年度逆差收窄。
李元告訴記者,今年1-6月,我國服務進出口總額為25313.3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8.5%。其中,服務出口8415.7億元,同比增長13.6%;服務進口16897.6億元,同比增長6.1%;逆差8481.8億元。若以美元計,服務進出口、出口和進口額分別為3973.1億美元、1320.9億美元和2652.2億美元,增速分別為17%、22.4%和14.4%。
李元表示,上半年,服務貿易占對外貿易總額(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的比重達15.2%,比上年同期提升0.1個百分點。服務進出口增速高于同期貨物進出口增速0.6個百分點,高于同期服務業增加值增速0.9個百分點,高于同期國民經濟增速1.7個百分點。
同時,服務貿易結構進一步優化。上半年,新興服務進出口總額為8466.7億元,增長19%,高于整體增速10.5個百分點,拉動新興服務占比提升3個百分點。而旅行、運輸和建筑等三大傳統服務占比下降2.5個百分點。李元介紹,上半年,新興服務出口快速增長,出口4402億元,增長23.6%,高于總體服務出口10個百分點,占服務出口總額比重達到52.3%,比上年同期提升4.2個百分點。其中,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保險、個人文化和娛樂、維護和維修出口增速均超過20%,分別為52.4%、37.9%、35.8%和22.6%,我國促進服務出口的政策措施效果初步顯現。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服務貿易逆差出現小幅收窄。李元告訴記者,上半年,服務出口保持快于進口的增長態勢,出口增速高于進口增速7.5個百分點。服務貿易逆差規模較上年同期收窄26.6億元,是2010年以來的首次半年度逆差收窄。
談及服務貿易逆差收窄原因,李元表示,整體來看,上半年我國經濟整體運行向好,特別是服務業的快速發展為服務貿易的平穩快速增長奠定了基礎;服務貿易創新試點取得了初步成功,2016年,國務院批準開展服務貿易創新試點,各個試點地區圍繞服務貿易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探索適合服務貿易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措施,在管理體制、促進機制、政策體系和監管模式等方面先行先試,形成了29條創新試點的新經驗,經國務院批復在全國復制推廣。
李元認為,各地區努力樹立服務貿易優先發展的新理念,圍繞重點推動解決服務貿易逆差較大問題,大力發展服務出口,特別是積極探索以“互聯網+”為先導的新興服務出口,積極打造服務出口開放發展的新亮點,也是服務貿易逆差收窄的原因之一。
李元告訴記者,整體來看,造成服務貿易逆差過大的主要原因是旅行占比較大,尤其是國民出國旅游和出國留學方面。
“大力促進服務出口,努力使服務貿易逆差增速趨緩是主要目標?!崩钤A測,服務貿易逆差可能將在2025年達到峰值,之后逐漸減小。談及促進服務貿易逆差趨緩舉措,李元表示,將進一步深化服務貿易創新試點的改革,積極推動服務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