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跨境電商較大的一個出口品類,泉州箱包近年來成為新風口。今年以來,泉州已舉辦多場有關跨境電商優勢產業帶的分享會或對接會,箱包均作為重點行業展示。業內人士提醒,近年來泉州箱包傳統出口市場重心正在由歐美逐步轉向金磚國家等新興市場,這為箱包跨境賣家提供了一定風向參考。
傳統市場份額下滑
箱包,作為泉州傳統優勢外貿行業之一,已有數十年的發展歷史,福建省箱包及傘出口基地商會秘書處就設在泉州。據了解,目前泉州擁有1400多家箱包相關企業,年產值超過200億元,其中塑紡面箱包出口占全國同類產品總量的10%以上,位居全國第三。
盡管是全國重點箱包制造出口基地,泉州乃至福建都面臨著傳統市場出口份額下滑的難題。數據顯示,2017年福建省箱包產品出口遍及全球200多個國家及地區,出口總額30.1億美元,同比下降9.6%。出口方式以一般貿易方式為主,占90%以上,出口市場相對集中在美國、歐盟、俄羅斯等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傳統歐美市場雖仍為主導,占福建省箱包出口總額的52.2%,但市場地位正在減弱,出口份額較上年縮小。
新興市場正在崛起
近年出口趨勢顯示,歐美傳統市場的份額正逐步轉向亞洲、南美洲等地區。福建省箱包及傘出口基地商會秘書長杜永理提醒,箱包企業以及跨境電商從業者,可多關注新興市場。
從數據上看,2017年福建箱包出口國家有較大增幅的國家主要集中在金磚國家,這從側面反映出近年來針對金磚國家的外貿促進政策效果顯現。在政策推動下,金磚國家已經成為行業重點開拓市場,新興市場開拓潛力巨大。
在未來的市場開拓中,杜永理建議企業可對接商務部門出臺的外貿促進政策措施,不斷提高研發水平,培育和發展自有品牌,嘗試電子商務等方式,借此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擴大市場份額,企業主攻歐美市場之時,也應多關注新興市場,抓住機遇,開辟新的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