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成功舉行,推動中非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開啟了新的歷史征程。
中國商務部數據顯示,2017年,中非貿易額達1700億美元,同比增長14%,中國已連續9年成為非洲第一大貿易伙伴國。今年1月-6月,中非貿易額達988億美元,同比增長16%。
“非洲已成為我公司最具增長潛力的市場。”廈門華易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的財務負責人羅軍介紹:“剛開始,我們只有兩三個非洲客戶,每月營業額不足百萬元,對稅收政策也不是很清楚,好在有稅務部門指導,讓我們在成本核算、抵扣等稅收業務的處理上越來越游刃有余?!?/span>
據了解,廈門象嶼保稅區稅務部門通過“圍爐式”座談,充分了解企業需求,整合了貨代業務可能涉及的稅收問題和政策解答,編成涉稅業務指引,為企業量身定做了個性化服務手冊。
羅軍告訴記者,如今,公司的非洲客戶已發展到一百多個,營業額增加到每月四五百萬元,非洲貨物的出口量已占公司出口總額的80%。
近年來,中非投資合作發展非常快。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對非直接投資流量為31億美元,是2003年的近40倍,幾乎遍布非洲的每一個國家,投資領域涉及建筑、采礦、制造、科技、地質勘察、房地產、金融、批發零售和農業等。
廈門高時實業有限公司在全球范圍擁有30多座礦山的開采權,僅在納米比亞就有10座。
“中非貿易,稅制差異很大,很容易產生稅收風險?!备邥r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徐繼東介紹,去年公司在納米比亞新設立了一家礦產開采公司,但未及時填報《參股外國企業信息報告表》,財務上也未體現對外投資情況。幸好廈門市稅務部門監控到了這一情況,結合當地稅收法規,派人上門輔導財務人員填報了相關報告表,并講解了“走出去”企業的風險管控要求,及時為企業消除了稅收風險。
鋪路搭橋是中國對非援助的“傳統科目”?!百澅葋喪锥急R薩卡最寬闊的市政道路是我公司修建的,‘中國建造’在非洲就是優質高效的代名詞。”廈門民營企業——大成工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總裁王俊自豪地說。
以往,在境外采取總分包或聯合體形式承包工程的“走出去”企業,由于取得境外所得主體與境外納稅主體不一致,其在境外繳納的企業所得稅無法抵免,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大成公司。
了解情況后,廈門市稅務部門在“一帶一路”主題稅企沙龍上專門講解了對外承包工程的境外所得稅稅收抵免憑證有關問題,并組織業務骨干上門為大成公司講解該項政策的操作要點,徹底消除了企業顧慮。
截至2018年8月底,大成工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在贊比亞、肯尼亞累計簽約近5億美金,累計出口國產機電產品及辦公生活物資逾2億元人民幣,解決了2000多名當地人的就業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