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下午好!歡迎大家參加今天商務部專題新聞發布會,今天商務部、國家統計局、國家外匯管理局在這里發布《2017年度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今天我們很高興地邀請到商務部合作司副司長張幸福先生和國家統計局貿易外經統計司副司長盧山先生,請他們向大家介紹有關情況,并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首先請商務部合作司副司長張幸福先生代表三部門發布《2017年度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
【張幸福】: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下午好!歡迎大家參加今天的新聞發布會。根據相關工作安排,由商務部、國家統計局、國家外匯管理局共同編輯出版的《2017年度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將在這里發布,下面我代表三部門簡單介紹《公報》的主要內容,并就有關情況與大家進行交流。
對外投資合作是中國與世界各國經濟深度融合,實現互利共贏的橋梁。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商務部積極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穩步開展國際產能合作,通過不斷完善“走出去”工作體系,做好宏觀監測、規劃引導、服務保障、事中事后監管和防范風險等方面的工作,中國企業融入經濟全球化進程不斷加快。2017年,全球經濟增長速度達到3%,貨物貿易增長4.7%,均創下2011年以來最快增速。而全球外國直接投資則在2016、2017年連續兩年下降。2017年跨境并購和已經宣布的綠地投資金額分別下降22%和14%。2016年底以來,中國政府加強對企業對外投資的真實性、合規性審查,市場主體對外投資更趨成熟和回歸理性,中國企業對外投資增速放緩,結構進一步優化。
《2017年度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從中國的對外直接投資概況、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特點、中國對主要經濟體的直接投資、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者的構成情況、中國對外直接投資企業的分布情況,以及附表共6個部分組成,對2017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情況進行了闡述。
2017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是對外直接投資流量首次出現負增長,規模位居全球第三。2017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1582.9億美元,同比下降19.3%,自2003年中國發布年度統計數據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但仍是歷史上第二高位,占全球比重連續兩年超過一成。中國對外投資在全球外國直接投資中的影響力不斷擴大,投資流量規模僅次于美國和日本,位居全球第三,較上年下降一位。從雙向投資情況看,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流量已連續三年高于吸引外資。
二是對外投資存量規模升至全球第二,但與美國差距仍然較大。2017年末,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存量18090.4億美元,占全球外國直接投資流出存量份額的5.9%,分布在全球189個國家地區,存量規模比上年末增加4516.5億美元,在全球存量排名躍升至第二位,較上年前進4位。中國與排名第一的美國存量規模差距仍然較大,僅相當于美國的23.2%,與位列前六的中國香港、德國、荷蘭、英國比較接近。
三是行業分布廣泛,門類齊全,6大行業存量規模超千億美元。2017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涵蓋國民經濟的18個行業大類,其中流向商務服務、制造、批發零售、金融領域的投資超過百億美元,占比在八成以上;存量規模超過千億美元的行業有6個,分別是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批發和零售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融業、采礦業和制造業,占到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存量的86.3%。
四是并購領域廣泛,境外融資規模創歷史之最。2017年,中國企業共實施對外投資并購431起,涉及56個國家和地區,實際交易總額1196.2億美元,其中直接投資334.7億美元,占并購交易總額的28%;境外融資861.5億美元,規模較上年高出七成,占并購總額的72%。并購涉及18個行業大類,其中對外制造業、采礦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住宿和餐飲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的并購金額位列前五。
五是對歐洲、非洲的投資快速增長,流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增長三成。2017年流向歐洲的投資184.6億美元,創歷史最高值,同比增長72.7%;流向非洲的投資41億美元,同比增長70.8%。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直接投資流量為201.7億美元,同比增長31.5%,占同期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流量的12.7%。
六是人民幣對外投資活躍,收益再投資占比超過四成。2017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流量的兩成是以人民幣方式出資,涉及中國境內企業數量超過800家,主要形成對境外企業股權和債務工具投資。從流量構成看,2017年新增股權投資679.9億美元,占流量總額的42.9%;債務工具投資為206.6億美元,占13.1%;2017年中國境外企業收益再投資696.4億美元,同比增長127%,占同期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流量的44%。
七是地方企業對外投資流量降幅較大,存量占比增加近1個百分點。2017年,地方企業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流量為862.3億美元,同比下降42.7%,占全國非金融類流量的61.8%,存量為7274.6億美元,占45.3%,較上年增加近1個百分點;中央企業和單位在大型并購和增資項目拉動下對外投資532.7億美元,同比增長73.4%。上海、廣東、浙江位列2017年地方對外直接投資前三位。
八是境外企業對東道國稅收和就業貢獻明顯,對外投資雙贏效果顯現。2017年境外企業向投資所在國繳納的各種稅金總額達376億美元,雇用外方員工171萬人,較上年末增加36.7萬人。
《2017年度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發布完畢,感謝各位媒體朋友長期以來對我國對外投資合作業務發展的關心、關注和支持,謝謝大家!
【高峰】:謝謝幸福副司長。下面請國家統計局貿易外經統計司副司長盧山先生向大家介紹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制度建設情況。
【盧山】:各位記者朋友,下午好!歡迎大家參加這次發布會。剛才商務部合作司副司長張幸福同志代表商務部、國家統計局、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了《2017年度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2017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雖然首次出現負增長,但仍以1583億美元位列全球第三位,也超過了同期吸收外資水平。截至2017年末,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存量為1.8萬億美元,排名升至全球第二位。
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是一項部門統計,其數據一般由調查項目的實施部門依據國家有關規定自行對外發布,國家統計局和國務院有關部門聯合發布部門數據,應該是不多見的。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相關月度及季度統計數據也會在國家統計局內部經濟形勢分析會上得到重點關注。這充分說明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數據的重要作用和在涉外經貿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2002年以前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數據屬缺失狀態,為此國家統計局與原外經貿部在2002年共同建立了《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制度》,2004年共同發布年度統計公報,當時只涉及非金融部分。2006年隨著外匯局負責的金融業對外直接投資數據的加入,使統計數據趨于完整。2002年至2016年間,三部門結合國際標準以及中國對外投資的實際情況,對統計制度進行了七次修訂,使統計制度更加完善。在2016年12月最新一次修訂的統計制度中,增加了“境外主要礦產資源情況”和“主要國際產能合作領域情況”兩張統計表,并對統計工作年度考核、拒報統計數據的懲處措施等做出了明確規定。
一直以來,商務部、國家統計局和外匯管理局各司其責、精誠合作,共同做好這項統計工作。商務部負責全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的組織實施,對非金融類企業對外投資活動的調查并匯總全行業數據;國家統計局作為全國統計工作的組織領導和協調機構,主要負責統計制度核準,確保科學規范;國家外匯管理局負責金融類企業對外投資活動數據的收集,并向商務部提供有關數據。
還需要向記者朋友強調的是,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符合國際標準與規范,它遵循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關于外國直接投資統計基準定義》(第4版)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國際收支手冊(第6版)相關統計原則,統計結果與其他國家具有可比性,是一項符合國際規范的統計工作。根據統計制度規定,三部門每年9月底前通過統計公報對外發布上年度的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數據。
謝謝大家!
【高峰】:謝謝盧山副司長全面的介紹。剛才兩位發布人向大家詳細介紹了《2017年度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的有關情況以及相關制度建設的情況,下面請各位記者朋友圍繞今天專題發布會的主題進行提問。按照慣例,還是請各位記者在提問之前通報一下所在的新聞機構,下面請提問。
【中國國際電視臺記者】:我的問題想問一下張司長,據我們所知,自2016年底開始,中國政府加強對企業對外投資的真實性和合規性審查,它背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現在相關的審查還在繼續嗎?謝謝。
【張幸福】:謝謝。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企業積極穩妥地開展境外投資對帶動中國相關產品、技術、服務“走出去”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對促進國內經濟轉型發展、深化我國與相關國家的互利合作、推動“一帶一路”建設,也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但是,在對外投資快速增長的同時,我國企業境外投資確實也存在一些問題,正如剛才說的,從2016年底到2017年初,我們開始對對外投資開展真實性、合規性的審查,主要是基于這么幾個方面的考慮。我們在管理中發現一些企業盲目的投資決策對后續的經營造成了困難,也對企業的經濟造成了一定的損失,有些企業將境外投資的重點放在房地產等一些非實體經濟領域,造成跨境資金流出的大幅增加,有一些企業忽視了環保、能耗、安全等標準和要求,引發了一些矛盾和糾紛,造成了經濟損失,損害了我們國家對外的形象。
為了防范短期內對外投資增速過快帶來的潛在的系統風險,商務部對對外投資加強了真實性、合規性審查,引導企業審慎理性地投資。今后,商務部將繼續一手抓促進,一手抓規范,放管服改革,另一方面將繼續完善對外投資市真實性、合規性的管理,確保對外投資健康平穩的運行。謝謝。
【央廣中國之聲記者】:請問統計局的負責人,我們知道,目前我國對外直接投資主要是按照首個投資目的地來做統計的,所以我們看到大量的投資都是集中在中國香港、英屬維爾京和開曼群島等地區。請問統計局負責人,接下來是否會考慮按照對外投資的最終目的地來做統計?謝謝。
【盧山】:感謝您對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制度建設的關注,您提的問題是個比較專業的問題。自從2002年《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制度》建立以來,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數據中涉及國家地區數據都是按照首個投資目的地原則進行統計的。為什么要遵循這個原則呢?我們主要基于以下兩方面的考慮:
第一方面的考慮是,便于官方數據的對比。據了解,全球大部分國家都執行的是按照首個投資目的地進行統計的原則,僅有美國等少數國家實現了按最終投資目的國進行統計,而且他們也很少對外公布按國家、按行業分組的明細數據。
第二方面的考慮是,可以保證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數據的準確性和時效性。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專業性強,包括股權投資、收益再投資和債務工具投資等統計內容,涉及到境外企業的會計報表。與按最終目的地進行統計相比,按首個投資目的地進行統計的難度系數和工作量都相對較小,在現有的統計條件下可以順利實現,能夠做到及時、準確;而按最終投資目的國進行統計,需要對各層級的境外企業的會計報表進行拆分、復核,需要投入大量的人、財、物以及時間才能實現。雖然能夠更加客觀、準確地反映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在最終目的地的實際落地情況,但是時效性較差。
基于上述兩個方面的因素,我們一直將首個投資目的地原則作為對外直接投資統計的國家地區的原則。鑒于按照最終目的地統計的重要意義,2006年以來,商務部做了大量的基礎性研究和實踐探索,特別是隨著中國對外投資規模的不斷擴大,2015年起,商務部會同統計局、外匯局等部門,加大了對外投資最終目的國統計的工作力度,對按最終投資目的國進行統計的方法進行了大膽嘗試。如時機成熟,我們會考慮雙軌發布中國對外投資數據,也就是按照首個目的地和按照最終目的地兩個口徑發布中國對外投資統計數據。謝謝。
【澳亞衛視記者】:截至2017年底,中國境外企業有4萬多家,外國對中國企業對外投資經營狀況說法有很多。商務部作為境外投資管理部門,對此有何看法?謝謝。
【張幸福】:謝謝您的提問。確實,社會各界對中國企業境外投資合作的經營狀況非常關注,說法也很多,信息的來源也非常多。隨著中國對外投資的快速發展,我們其實和你們一樣,對我們對外投資合作開展這類業務的企業境外生存狀況也非常關注,尤其是績效問題。
當然,任何一個結論的得出都得有依據,今天我們發布會的主題是統計公報,所以我想用一組數據來回答您的提問。2017年全球經濟和貨物貿易都創了2011年以來最快增速,我國境外企業總體盈利水平也有所提升。按照我們的統計,境外企業利潤總額1378億美元,同比增長52%;境外企業年度會計報表體現為盈利和持平的境外企業占到70%多;中央企業近3800家境外企業中,有超過3/4是表現為盈利的。因此我們認為,我們境外企業經營狀況總體上是好的。謝謝。
【鳳凰衛視記者】:我的問題是提給張司長,2017年中國對美國直接投資僅是2016年的1/3,今年前8個月,對美國的投資降幅仍然比較大,請問主要原因是否是美國強化投資安全審查所導致的?謝謝。
【張幸福】:謝謝。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個別國家出臺了相關的法律法規或者舉措,加強了對外國投資的審查。中國投資者的一些對外投資項目,確實因此受到了影響。我們也將密切跟蹤態勢發展,評估相關國家的舉措對中國對外投資的影響。我們注意到,加強外國投資安全審查的做法很容易引起全球投資者對這個國家投資環境的擔憂,特別是對安全審查被濫用的擔憂。中國對外投資的快速發展,是中國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也是我國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體現,我們認為,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大趨勢不會改變,實現與東道國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的愿望不會改變,促進全球經濟增長、惠及所在國民眾的努力也不會改變。
當今世界,維護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建立更加開放、包容、普惠、互利共贏的經濟全球化,是各國的普遍共識。在這樣的背景下,個別國家公然采取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的手段,將對世界經濟的發展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我們將繼續鼓勵并支持有條件、信譽好、實力強的中國企業“走出去”,按照市場化原則和國際慣例開展對外投資,繼續推動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維護中國企業在投資目的地國的合法權益,為企業營造開放、公平的營商環境。謝謝。
【央廣經濟之聲記者】:前不久商務部在“9.8”投洽會上發布了《2018年度中國對外投資發展報告》,今天又發布了年度統計公報,請問這兩份報告有什么不一樣?
【張幸福】:謝謝你的提問。前不久,“9.8”投洽會期間,我們發布的中國對外投資發展報告,也是我去發布的。這兩份報告的側重點各有不同,剛剛我們國家統計局盧山副司長也做了介紹,年度《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是中國政府官方依據國際統計標準,對年度中國對外投資統計結果的一種解讀,包括基本投資情況、特點分析、結構分析等等,同時也是對年度統計快報數據的一種修正,這是由商務部、國家統計局和國家外匯管理局三部門聯合對外發布的。對外投資發展報告是年度中國對外投資發展的一種全方位的總結,包括發展特點、政策措施、展望未來發展機遇和一些挑戰等等,這是由商務部對外發布的。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網上搜索一下我們對外投資發展報告。
【經濟日報記者】:我的問題也是提給張司長的。我們發現統計公報顯示,2017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存量已經躍居全球第二位,較上年新增了約4500億美元,但是當年的流量僅有近1600億美元,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的新增?
【張幸福】:這個問題很專業。從理論上講,我們對外直接投資的存量應該是上一年度的存量與本年度的流量相加之和,得出本年度的存量。但實際上在統計工作過程中確實也存在一些不確定性,主要體現在,隨著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工作的不斷深入,對外直接投資統計的對象更加全面,納入統計的新增的境外企業也不斷增多。但是這些納入到統計中新增的境外企業的投資是以前年度實現的,所以無法在當年對外投資的流量中體現,我們只能做存量的增加,以確保我們數據的完整性。所以,2017年末我國對外投資存量排名大幅提升,一方面我們是將部分自然人的對外投資活動納入了統計存量,另一方面是對境外紅籌上市公司的有關情況,我們進行了重點核對,完善了相關的存量數據。謝謝。
【高峰】:因為時間關系,大家如果有什么疑問,可以再通過我們新聞辦提出來,我們有關部門也會非常高興給大家回復,今天的發布會就到這里結束,再次感謝兩位發布人,再次祝愿大家國慶節快樂,謝謝大家!
【張幸福】:謝謝各位媒體朋友,祝大家國慶節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