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2萬億美元!2019年1月14日,海關總署公布了2018年中國外貿數據,全年進出口總值高達4.62萬億美元,以人民幣計超過30萬億元,再創歷史新高。

這一亮眼成績得之不易,畢竟在過去的2018年,國際形勢錯綜復雜,中美經貿摩擦也給中國外貿帶來嚴峻挑戰,進而一度引發外界對中國外貿增速放緩的擔憂。對此,商務部作為外貿主管部門在多個場合發聲鼓勁,表示商務部堅決貫徹中央決策部署,推動外貿高質量發展,中國外貿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沒有變。
在2018年的全國兩會上,商務部部長鐘山在回答記者提問時介紹,根據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商務部提出了建設經貿強國、推動商務高質量發展的“一個奮斗目標、六項主要任務和八大行動計劃”。其中的“一個奮斗目標”就是努力提前建成經貿強國,而為推動貿易強國建設,商務部重點推進優化國際市場布局、優化國內區域布局、優化商品結構、優化經營主體和優化貿易方式的“五個優化”工作。
之后的2018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商務部等部門《關于擴大進口促進對外貿易平衡發展的意見》,從進口結構、國際市場布局、進口渠道、貿易自由化便利化等四方面對擴大進口作出了具體部署。并提出主動擴大進口有利于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促進對外貿易平衡發展,對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經濟發展、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需要,是堅持互利共贏開放戰略、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必然要求。
如今回頭來看,“五個優化”推進成效顯著。2018年,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計進出口增長13.3%,高出全國整體增速3.6個百分點,國際市場布局進一步優化;西部12省市、中部6省市和東北三省外貿增速各自達到16.1%、11.4%和14.8%,分別超過全國增速6.4、1.7和5.1個百分點,國內區域布局實現優化;機電產品出口增長7.9%,占我國出口總值比2017年提升0.4個百分點,商品結構持續優化;我國民營企業對外貿進出口增長的貢獻度超過50%,經營主體得到優化;一般貿易進出口快速增長,比重上升。同時通過海關跨境電子商務管理平臺零售進出口商品總額1347億元,增長50%,貿易方式有所優化。
而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于2018年11月5日~10日的成功舉辦,也將習近平主席在2018亞洲博鰲論壇上主動擴大進口的承諾落到了實處。這場迄今為止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以一份吸引了172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參會,超過40萬名境內外采購商到會洽談采購,累計意向成交578億美元的亮眼成績單,展示了中國為擴大進口、促進貿易平衡作出的努力,以及中國積極主動擴大進口的決心。
2019年,面對仍然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鐘山在2019年1月11日接受聯合采訪時表示,商務部將繼續落實貿易強國行動計劃,深入推進“五個優化”推動外貿穩中提質;并抓好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國際營銷服務網絡和貿易促進平臺“三項建設”;繼續發展服務貿易;精心辦好第二屆進博會。
對于建設經貿強國,商務部曾規劃了三個階段性目標:2020年前,進一步鞏固經貿大國地位,推進經貿強國的進程;2035年前,基本建成經貿強國;2050年前,全面建成經貿強國。言猶在耳,日漸清晰。